外企倒闭员工赔偿标准

当外企因经营不善、市场变动等原因倒闭时,员工的权益保护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企业破产法》。《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企业解散时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员工在本单位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工作满六个月但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而《企业破产法》第113条明确,破产财产在清偿时,员工工资、社保费用及经济补偿金属于第一清偿顺序,优先于税款和普通债权。

外企倒闭后,员工能拿到哪些钱?

外企倒闭不是世界末日!员工至少可以主张以下赔偿: 1. 拖欠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提成等未发放部分。 2. 经济补偿金:按工作年限计算,N倍月工资(N=工作年限)。 3. 社保补缴:企业未足额缴纳社保,员工可要求补缴或现金补偿。 4. 未休年假折算:剩余年假天数按3倍日工资折算。 举个栗子:小王在外企干了3年8个月,月薪1.2万,他能拿到: - 经济补偿金:4个月×1.2万=4.8万 - 未休年假:还剩5天,5×(12000/21.75)×3≈8275元 总赔偿超过5.6万元!

外企倒闭的骚操作,员工如何见招拆招?

有些外企倒闭前会玩套路,: 套路1:突然宣布破产,连夜搬空办公室 对策:立即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据,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并申请财产保全。 套路2:要求员工主动辞职 对策:打死别签自愿离职协议!主动辞职一分钱补偿都拿不到。 套路3:用股权抵工资画大饼 对策:拒绝任何非现金补偿方案,破产企业股权基本等于废纸。 记住三字诀:快(快速行动)、狠(坚持主张)、准(精准举证)

外企倒闭赔偿常见问题Q&A

问题1:赔偿金包含年终奖和补贴吗? 答:必须包含!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指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所有货币性收入。公司故意漏算,可以直接劳动仲裁。

外企倒闭员工赔偿标准

问题2:外企老板跑路了找谁要钱? 答:分三步走: 1. 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债权 2. 向法院申请企业破产 3. 通过破产管理人参与财产分配 就算老板跑路,只要公司有资产(设备、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员工权益仍受保护。

问题3:赔偿金要交税吗? 答:经济补偿金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部分才需缴税。北京社平工资为12700元/月,3倍即38100元,只要月补偿金不超过这个数就免税。

问题4:试用期员工有赔偿吗? 答:必须的!哪怕只工作1天,只要企业单方面解除合同(包括倒闭),都需要支付半个月工资作为补偿。很多公司忽悠试用期员工没转正不赔偿,这是违法行为。

问题5:外企把资产转移到国外怎么办? 答:立即向法院申请跨境财产保全!《企业破产法》第5条,法院做出的破产裁定,对债务人在境外的财产同样有效。上海某法院就成功冻结过倒闭外企在德国的账户。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