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盖民间借贷、企业欠款、担保追偿等场景,提供借条规范、诉讼催收、破产清算等解决方案,帮助个人与企业高效回笼资金,规避债务陷阱。
债务起诉费用是多少

债务起诉费用是多少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债务纠纷属于财产案件,诉讼费按欠款金额阶梯式收取。1万元以下收50元,1-10万元按2.5%计算,10万-20万按2%计算,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标的额的0.5%。律师费则按地区标准协商收取,在3%-15%之间浮动。除此之外还产生保全费、公告费等其他费用。

起诉前必看:你的诉讼成本比想象中低

老王去年借给朋友20万迟迟未还,咨询律师时发现:诉讼费只要4300元(20万*2%+300),律师费1.5万包一审。更惊喜的是申请财产保全后,对方账户冻结第二天就主动还钱了。其实很多债务纠纷根本不用走到开庭,发个律师函就解决问题,花费不过千元。

撤销权为啥是除斥期间

撤销权为啥是除斥期间

撤销权之所以适用除斥期间而非诉讼时效,核心原因在于二者的立法目的不同。撤销权是一种形成权,其行使会直接导致法律关系发生变动(如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无效)。允许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像诉讼时效一样存在中止、中断或延长,会导致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损害交易安全和第三人利益。而除斥期间作为不变期间,强制规定权利必须在固定时间内行使,既能督促权利人及时维权,又能避免法律秩序混乱。

除斥期间:法律给撤销权上的闹钟

想象一下,撤销权没间限制,张三签了个合同,过了十年还能突然反悔要求撤销,那和他交易的李四早就把房子转卖、资金周转了好几轮。这种翻旧账不仅对交易方不公平,还会让整个市场陷入信任危机。法律设定除斥期间,就像给撤销权装了个闹钟——要么你在规定时间内按掉(行使权利),要么闹钟一响权利自动消失,谁也别想赖账。

只有发货单没签字能起诉

只有发货单没签字能起诉

发货单没签字这个情况在生活中太常见了,尤其是在小本生意、熟人交易或者电商代发场景里。很多老板急得直拍大腿:对方不认账怎么办?我能不能告他?完全能起诉!《民法典》第469条,书面合同包括数据电文、发货单等可以有形表现内容的形式,签字只是增强证明力的一种方式,不是合同成立的绝对要件。重点在于能否证明双方存在真实的交易关系。

一、没签字的发货单到底算不算数?

上周刚有个做服装批发的客户来找我,他给某商场发了20万的货,结果对方咬定没签收过。我们翻出三点关键证据:1.微信里确认收货地址的聊天记录 2.物流公司盖章的签收底单 3.对方财务打款的银行流水。法院照样判对方付款。

债务起诉期限是多久

债务起诉期限是多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8条规定,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但有一个特殊规定:自权利实际受损之日起超过20年的,法院不再保护。举个例子:你借给朋友10万元,约定1月1日还款,对方到期未还,诉讼时效就从这天起算3年。期间你一直没催款,到1月2日再起诉,对方提出时效抗辩,你就败诉。

关于诉讼时效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儿

很多人以为过了3年就不能起诉了,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就算过了诉讼时效,法院还是会受理案件,只是对方当庭提出时效已过的抗辩,你才会输掉官司。去年就有个真实案例:王先生借出50万,才起诉,结果借款人当庭掏出手机,展示王先生催款时的微信记录,成功中断了诉讼时效,最终王先生胜诉。

民法典债权人撤销权的规定

民法典债权人撤销权的规定

《民法典》第538-542条,债权人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以明显不合理价格交易导致债权难以实现时,债权人可请求法院撤销该行为的权利。举个现实中的例子:老王欠你100万迟迟不还,转头却把名下房产白送给亲戚,这时候你就能启动这个法律后悔药。

这柄法律利剑怎么用才不伤手

去年处理过一个典型案例:某公司老板把厂房以1元价格转让给儿子,转头就申请破产。我们代理债权人团队就是靠着撤销权规定,硬是把已经过户的厂房追了回来。但行使这个权利要三个关键点:

债权人撤销权的构成要件

债权人撤销权的构成要件

《民法典》第538-542条规定,债权人撤销权的核心构成要件可以归纳为三个必要+两个关键:是债权必须合法有效且已到期,是债务人实施了无偿或明显不合理低价处分财产的行为,最关键的是该行为直接导致债务人偿债能力受损。还需要满足主观恶意要件——债务人明知会损害债权人利益仍实施该行为,且受益人对此知情。必须在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最长5年)主张权利。

债权人如何抓住逃债小动作

最近处理的一个典型案例特别有意思:老张借给老王200万开火锅店,结果老王偷偷把名下房产1块钱卖给小舅子。这种白菜价卖房的操作,就是典型的可撤销行为。生活中常见的情况还有:

债权人撤销权之诉的管辖

债权人撤销权之诉的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24条及《民法典》相关规定,债权人撤销权之诉的管辖法院原则上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但要的是,被撤销的财产涉及不动产(房产、土地),则应当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专属管辖。这个规定既保障了债权人维权效率,也避免了司法资源浪费。实务中常见的争议焦点集中在如何确定被告住所地和是否属于不动产纠纷两个问题上。

债权人该去哪家法院起诉?

举个真实案例:张三借给李四200万,李四为逃避债务把名下北京朝阳区的房子低价卖给王五。张三想起诉撤销这笔买卖,该向哪个法院起诉?这里的关键在于房产属于不动产,必须由朝阳区法院管辖。但李四转移的是汽车、存款等动产,就可以选择李四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法院。

判决书超过两年未执行

判决书超过两年未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246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判决书生效超过两年未申请执行,原则上会丧失强制执行权。但法律也规定了两种特殊情形:一是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申请,二是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未履行。这两种情况下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时效。现实中很多人误以为超过两年就不能执行了,其实只要存在被执行人耍赖的证据,故意转移财产、承诺分期还款未兑现等,仍然有机会通过法律途径追讨。

拿判决书两年没拿到钱?这5招能破局

最近接待了位拿着古董判决书的老哥,的胜诉判决到现在还没执行到位。他自嘲说这判决书都快成传家宝了,今天咱就聊聊遇到这种执行难该怎么破。

债权债务相互抵消法律规定

债权债务相互抵消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568条和569条,债权债务抵消分为法定抵消和约定抵消两种形式。法定抵消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双方互负债务、债务种类相同、债务均已到期。你欠朋友10万借款,朋友欠你8万货款,双方可以直接抵消8万债务。而约定抵消更灵活,即使债务种类不同或未到期,只要双方协商一致,签个书面协议就能完成抵消。

为什么说债务抵消是企业的救命稻草?

去年有个建材公司案例特别典型:A公司欠B公司50万材料款,B公司又欠A公司30万加工费。两家公司都快被现金流拖垮了,后来律师建议走债务抵消,30万债务当场清零。省去了诉讼费、执行费不说,关键保住了两家公司的合作信誉。现在很多中小企业都在用这个方法盘活资金链,尤其是三角债缠身的时候,抵消就像财务止血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