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重大误解撤销时间过了怎么办

重大误解撤销时间过了怎么办

《民法典》第147条,因重大误解订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有权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90日内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且最长不超过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错过这个黄金救济期,法律上你永久丧失了撤销权。但别慌!这并不代表彻底无路可走,实践中仍存在三大补救方向:1.与对方协商变更合同条款 2.主张合同无效(需满足恶意串通、违法等条件)3.通过违约责任、不当得利等其他法律途径维权。

二、撤销权过期后的真实生存指南

去年遇到个典型案例:小王花200万买了套学区房,过户后才发现该房根本不在学区范围内。等反应过来时已过撤销期15天。我们帮他找到了突破口——开发商在销售时故意隐瞒实情,最终以欺诈为由主张合同无效,成功追回房款。

民事诉讼违约金标准

民事诉讼违约金标准

在民事诉讼中,违约金标准主要依据《民法典》第585条。法律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但最关键的是,当违约金与实际损失相比过高或过低时,法院有权当事人请求进行调整。

这里藏着三个法律要点:1)违约金具有补偿为主、惩罚为辅的性质;2)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损失的,可申请增加;3)违约金超过实际损失30%的,大概率会被认定为过高。实务中法院会综合考量合同履行情况、当事人过错程度、预期利益等因素,用实际损失+30%作为重要参考线。

调解协议与调解书内容不一致

调解协议与调解书内容不一致

在法律实务中,调解协议与调解书内容不一致时,法院会以加盖公章的调解书为准。《民事诉讼法》第101条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即使调解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但最终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仍是经法院确认的调解书文本。实践中常见因书记员笔误、当事人反悔或条款表述调整导致二者内容差异,必须通过法定程序才能修正。

调解书竟然和说好的不一样?这些坑千万别踩!

老张去年和邻居因为宅基地纠纷闹上法庭,调解时明明说好赔偿3万元,拿到调解书却发现写着5万元。这种文字游戏在基层法院并不少见。更离谱的还有调解协议约定了分期付款,调解书却漏掉了付款时间,导致债权人无法申请强制执行。

买卖合同标的物的风险负担

买卖合同标的物的风险负担

《民法典》第604条,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交付前由卖方承担,交付后由买方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这句话翻译成人话就是:东西在送到买家手里之前出问题算卖家的,送到之后出问题算买家的。不过有个前提——合同里没特别约定,也没其他特殊法律规定。

举个栗子🌰:老王在网上买了台新手机,快递显示已签收但老王没收到。快递柜被水淹了导致手机报废,这个损失就要老王自己扛了,因为法律认定快递签收=完成交付。但是运输途中货车起火导致手机烧毁,这时候老王不用买单,卖家得重新发货或退款。

单位欠款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单位欠款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民法典》第188条规定,单位欠款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超过20年。债务关系中有明确还款期限约定,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次日开始计算。

一文搞懂单位欠款诉讼时效的所有门道

老张最近愁得头发都白了好几根,3年前给合作公司供了50万的货,对方一直拖着没结款。最近想打官司要债,却被律师告知过了诉讼时效。这诉讼时效到底是个啥?怎么算的?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讲明白。

劳务承揽和劳务外包哪个好

劳务承揽和劳务外包哪个好

劳务承揽和劳务外包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看企业需求。劳务承揽属于《民法典》中的承揽合同关系,核心是交付工作成果,发包方只需对结果负责;而劳务外包更接近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方需对人员和过程管理承担责任。若企业想规避用工风险,外包更稳妥;若追求灵活性和成本控制,承揽更合适。法律上,二者在责任归属、税务处理、用工风险上差异显著,选哪种需对症下药。

一、用工模式大PK:你是要结果还是管过程?

劳务承揽

卖房被中介骗走房本

卖房被中介骗走房本

《刑法》第266条,若中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房本,构成诈骗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民法典第148条也规定,受欺诈签订的合同可撤销。发现中介骗走房本,请立即收集转账记录、聊天截图等证据,在事发后1年内向法院起诉撤销合同。

亲身经历:我的房本是怎么被中介套路的?

去年我委托某中介卖房时,经纪人小王说需要房本办理挂牌手续。结果三个月后,发现房子被低价过户给陌生人!后来才明白,他们伪造了我的签名做了全权委托公证。现在房子要不回来,只能打官司。提醒大家:房本原件千万不能离手,所有文件必须当面签!

捞人不成不退钱报警

捞人不成不退钱报警

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粉丝提问:找人捞关系花了20万没办成事,对方不肯退钱能不能报警?作为从业10+年的刑事律师,先给大伙儿吃颗定心丸:这种情况完全可以报警!《刑法》第266条,虚构办事能力骗取财物涉嫌诈骗罪;就算没虚构事实,《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故意侵占他人财物也违法。不过要看中间人是否具备真实办事能力,以及双方约定细节。

一、为什么说捞人这事儿本身就不靠谱?

上周刚处理个案子,张三儿子涉嫌帮信罪被刑拘。这老父亲病急乱投医,托人找到个自称省厅有关系的掮客。结果50万转过去,等来的不是取保候审书,而是检察院批捕通知书。更绝的是中间人玩消失,发现就是个开麻将馆的...

中介给的工价和厂里不一样

中介给的工价和厂里不一样

《劳动合同法》第8条和《就业促进法》第40条规定,中介机构必须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等关键信息。中介承诺的工价与工厂实际发放存在明显差异,且未提前书面说明差价原因,则涉嫌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劳动者可依据《民法典》第148条主张撤销劳动合同,并要求中介机构赔偿损失。

为什么中介工价总比厂里高?揭秘背后套路

去年在苏州电子厂打工的小王就吃过亏,中介承诺28元/小时,结果到厂里发现工价只有22元。后来才知道中介把返费、全勤奖都算进时薪里,还扣着三个月社保补贴不给。这种注水报价在劳务市场太常见了,中介常用的手法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