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倒闭遣散费的赔偿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因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等情形终止劳动合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这里说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公司倒闭了,我的补偿金能拿到多少?
举个例子,老王在公司干了3年7个月,月薪8000元。公司突然宣布破产,他能拿到的经济补偿金就是4个月工资(3年按3个月,7个月凑整为1个月),总共32000元。但公司提前一个月通知,这一个月工资还要照发哦。
现实中很多小伙伴会遇到特殊情况: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法律规定补偿金基数要按实际应发工资计算,就算公司倒闭了,员工照样可以主张包含奖金、津贴在内的全部应得收入。去年上海某科技公司破产案中,法院就支持了员工要求将年终奖计入补偿基数的诉求。
公司账户没钱了,补偿金会不会打水漂?
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员工并非完全没保障。按照企业破产清偿顺序,员工工资和补偿金属于优先债权,排在税款和普通债权之前。建议员工要及时申报债权,去年杭州某服装厂破产案中,83名员工通过集体诉讼,最终从拍卖厂房款中优先获得了全额补偿。
有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补偿金超过当地社平工资三倍的部分需要缴税。北京社平工资是12700元,月薪超过38100元的高收入群体,超出部分需要计缴个人所得税。
企业主必须知道的赔偿红线
最近深圳某餐饮连锁倒闭,老板以为遣散员工只需支付基本工资,结果被员工集体仲裁。最终法院判决按实际收入(含提成、绩效)计算补偿金,企业多支付了60多万。这个案例给所有老板敲响警钟:补偿基数包含所有货币性收入,切莫心存侥幸。
特别提醒:企业注销前必须完成员工安置,否则法定代表人被限制高消费。南京某装饰公司老板就因未支付补偿金被列入失信名单,连高铁都不能乘坐。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补偿金基数包含社保和公积金吗?
不包含。《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应得工资计算,包含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等货币性收入,但社保和公积金属于代扣代缴项目,不计入基数。
问题二:工龄怎么计算?中途换过岗位有影响吗?
工龄从入职第一天连续计算,与岗位调整无关。小李在公司做过销售、行政、主管共5年,这5年都计入补偿年限。但要是集团内部调动,需要看劳动合同主体是否变更。
问题三:公司没钱支付怎么办?
可采取以下措施:1.申请财产保全,防止资产转移 2.参与破产财产分配 3.追究股东出资责任。浙江某破产案件中,法院就判决未实缴出资的股东在出资范围内承担补偿责任。
问题四:试用期员工有补偿吗?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可以解除且无需补偿。但是公司倒闭导致的劳动合同终止,试用期员工同样享有经济补偿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