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解聘员工赔偿标准金额

《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企业解聘员工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这里的月工资指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但若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数额计算且补偿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是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无正当理由辞退),则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是协商解除或符合法定解除情形(如员工严重违纪),则按正常标准支付补偿金或无需支付。

经济补偿金到底怎么算?手把手教你

小王在某公司工作了3年7个月,月薪1.5万元,当地平均工资是6000元。他的经济补偿金计算是:4年×1.5万=6万元。因为3年7个月超过半年算作4年,且1.5万未超过6000×3=1.8万,所以直接按实际工资计算。

但小李月薪2万元,工作满5年,计算就变成:5年×1.8万=9万元。因为2万超过社平工资三倍(6000×3=1.8万),所以只能按1.8万封顶计算。

企业解聘员工赔偿标准金额

N、N+1、2N到底有什么区别?

这三个术语让很多HR和打工人都犯迷糊:

N:最常见的经济补偿,适用于企业合法解除(如协商一致、经济性裁员)或员工被迫辞职(如拖欠工资)。

N+1:特指企业未提前30天通知解除的情况。今天通知明天走人,就要多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2N:惩罚性赔偿,专门针对违法解除。没有任何理由突然辞退孕妇,这时候不仅要恢复劳动关系,还要支付2倍经济补偿。

这些特殊情形必须知道

某互联网公司搬迁到外地,要求员工随迁否则离职。这种情况属于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协商不成解除合同,企业需要支付N+1。但是直接发解聘通知,就构成违法解除需要支付2N。

还有个真实案例:某销售总监年薪百万,被辞退时主张按实际收入计算赔偿。但因其月薪超过社平工资三倍,最终法院判决按三倍封顶计算,且最高补偿12年。这提醒高收入群体要特别赔偿上限。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赔偿基数包含奖金和补贴吗?

包含!法律规定,月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但要的是加班费是否计入存在争议,部分地区将固定发放的加班费计入,临时性的不计入。

问题2:试用期被辞退有赔偿吗?

分情况!企业能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有明确考核标准并提前告知),无需赔偿。但只是觉得不合适又没有证据,则属于违法解除需要支付2N,不过试用期短,N就是0.5个月工资。

问题3:协商解除怎么算赔偿?

可以自由约定,但不得低于法定标准。法定的N是3个月,企业提出给5个月,这是合法的。但只给2个月,即使员工签字了,事后仍可主张补足差额。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