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倒闭赔偿员工的工资标准

公司倒闭赔偿员工的工资标准

当公司经营不下去要倒闭时,最慌的就是员工了。《劳动合同法》第44条和《企业破产法》第113条,公司倒闭属于劳动合同终止情形,必须结清员工工资、补偿金等费用。法律规定工资赔偿包含三个部分:拖欠的工资(最长12个月)、经济补偿金(N+1标准)和社保公积金。不过要的是,这些钱要从公司剩下的家底里按顺序分,能不能拿全还得看公司还剩多少钱。

公司倒闭后的生存指南

上个月刚经历公司倒闭的小王说,那天老板突然把大家叫到会议室,红着眼睛说公司账上只剩3万块。当时所有人都懵了——工资还没发呢!后来他们才明白,这时候得赶紧做三件事:

第一,马上要求公司出具书面倒闭通知,最好盖上公章。第二,当天就去劳动监察大队备案,别等公司跑路了再行动。第三,把工资条、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全部复印三份,这些材料后面打官司能用上。

有个做餐饮的朋友更惨,老板半夜把桌椅板凳都搬空了。他们十几个员工联合请律师,通过拍卖老板的个人车辆拿到了部分赔偿。所以说遇到这种事,抱团维权比单打独斗强得多。

赔偿金到底怎么算?

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是N+1,这个N可藏着大学问。在杭州某互联网公司倒闭案例中,程序员老李月薪2万,工作了3年零1个月,他的N是3.5个月而不是4个月。因为满半年按1年算的规定只适用于计算补偿金,月份要折算成0.5年。

有个常见的误区是以为赔偿基数包含奖金提成。其实法律明确规定,经济补偿金按前12个月平均工资算,但加班费、年终奖这些浮动收入是不计入的。不过是拖欠的工资部分,这些钱可以主张要回来。

常见问题解答

1. 公司破产清算,赔偿顺序谁先谁后?

赔偿顺序就像分蛋糕:第一块是员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第二块是欠缴的社保,第三块是经济补偿金。要是公司资产连第一块都不够分,后面的补偿金就悬了。所以遇到公司要倒闭,越早行动越有利。

2. 社保公积金还能要回来吗?

很多老板会耍赖说公司都没了还交什么社保。其实《社会保险法》,欠缴的社保费属于优先清偿范围。去年深圳有家公司破产后,法院强制拍卖老板的个人房产来补缴员工社保。公积金虽然法律级次低些,但在也能通过诉讼追讨。

3. 公司说没钱赔怎么办?

这个时候别被老板哭穷骗了。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冻结公司账户。有个典型案例:上海某贸易公司声称资不抵债,结果员工申请查账发现老板把200万转给了亲戚。法院认定这是恶意转移财产,老板被判承担连带责任。

4. 员工能拒绝赔偿方案吗?

当然可以!杭州某教育机构倒闭时,给出的赔偿方案是分24期支付。员工集体拒绝后,通过劳动仲裁一周内就拿到了现金赔偿。记住,任何分期支付的方案都要谨慎接受,公司都倒闭了,分期很变成空头支票。

5. 过了劳动仲裁时效还能告吗?

有个冷知识:公司倒闭后申请仲裁的时效不是1年!最高院司法解释,从知道公司注销之日起算,有1年时间可以主张权利。之前有员工在公司倒闭3年后,发现老板用原班人马开了新公司,成功追讨到赔偿。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