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工资计算

试用期工资计算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暗含三个关键点:①试用期工资有双重保护线;②比较对象是本单位同岗位;③地域差异直接影响计算结果。在北京,最低工资标准是2320元/月,即便某岗位正式工资的80%只有2000元,最终仍需按2320元发放。

手把手教你计算试用期工资

第一步先确定两个数值: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举个真实案例:小王在深圳某公司签订月薪8000元的合同,试用期工资计算就是8000×80%=6400元,而深圳最低工资标准是2360元,最终应发6400元。但小李的合同工资是2500元,80%只有2000元,而当地最低工资是2200元,这时就要按2200元发放。

特别计时工资的特殊算法:广州小时最低工资22.2元,某奶茶店员工试用期时薪=正式时薪25元×80%=20元,但因低于最低标准,必须按22.2元计算。这种情况在餐饮、零售行业特别常见。

90%职场新人都会踩的5大坑

1. 试用期不打绩效的套路:很多公司把工资拆分为底薪+绩效,声称试用期不参与绩效考核。这时候要警惕!法律规定的基础工资部分(不含加班费、特殊津贴等)仍需满足80%标准。

2. 年终奖陷阱:签合写着年薪12万(含年终奖),结果每月只发5000元。这种情况试用期工资应该按12万÷12×80%=8000元计算,而不是5000×80%。

3. 餐补交通补算不算?法律规定的不计入部分仅限于:加班工资、特殊津贴、法定福利费。很多公司把基本工资压到最低,用补贴充数,这属于违法行为。

灵魂拷问:这些情况到底怎么算?

问题1:试用期3天离职,工资怎么算?

答:按实际出勤天数计算。月薪6400元,4月份30天,工作10天后离职,工资=6400÷21.75×10≈2942元(21.75是月计薪天数)。很多公司按30天折算都是违法的!

问题2:试用期遇上法定节假日,工资受影响吗?

答:完全不影响!即使当月有国庆长假,只要正常出勤,工资都应按约定全额发放。某公司以当月工作日少为由克扣工资,可以直接劳动仲裁。

问题3:试用期工资包含社保公积金吗?

答:这是个经典误区!社保公积金属于法定扣除项目,试用期工资在扣除前的应发数额必须达标。合同工资8000元,试用期应发6400元,扣除五险一金后实发只有5000多,这完全合法。

维权必备:3个关键证据

①书面的劳动合同(重点看工资条款);②每月工资条或银行流水;③考勤记录。曾有位程序员试用期被辞退,因保留着HR说试用期工资打七折的录音,最终成功追回3个月工资差额。记住:口头承诺也有法律效力!

遇到公司耍赖怎么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拨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深圳等地还推出掌上12333APP,上传证据后3个工作日内就会有专人联系处理。别觉得为了千把块钱不值得,很多案例表明,公司收到劳动监察通知后都会立即补发工资。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