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

每当新人入职遇到试用期工资打折时,心里难免犯嘀咕:这钱拿得比扫大街的还少,老板是不是在坑我?先别急着上火,咱们先看法律怎么规定的。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白纸黑字写着: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且——重点来了——绝对不能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举个栗子,假如你在上海工作,最低工资是2690元,就算你是试用期小白,到手工资也得≥2690元,少一分钱都算违法。

试用期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

为什么总有公司敢踩法律红线?

上个月刚帮表妹维权成功,她试用期只拿到2200元,而当地最低工资是2480元。老板还理直气壮说:试用期本来就是学习阶段,没让你交学费不错了。这种话术在中小企业特别常见,下来公司敢这么干就三个原因:

1. 赌你不懂法:很多应届生连五险一金怎么算都不清楚,更别说知道最低工资标准了

2. 欺负你不敢维权:新人怕闹翻影响转正,选择忍气吞声

3. 玩文字游戏:把工资拆成底薪+绩效+补贴,实际上绩效永远拿不满

工资被克扣的隐藏代价

上周末在星巴克听见两个实习生聊天:这个月又刷爆信用卡了,试用期工资交完房租就剩泡面钱。这可不是个别现象,工资低于最低标准会引发连锁反应:

• 社保公积金按最低基数缴纳:直接影响看病报销比例和未来养老金

• 加班费计算基数缩水:原本该拿1.5倍工资,结果按打折后的底薪算

• 离职补偿金少得可怜:N+1赔偿里的N是按实发工资计算的

维权实操指南(亲测有效)

前公司人资总监喝多了透露过套路:我们专挑外地来的毕业生下手,他们最怕丢工作。但只要你做好这三步,主动权就在你手里:

第一步:固定证据——工资条、银行流水、劳动合同拍照,工作群聊天记录别删

第二步:温柔试探——装作小白问财务:姐,我工资好像没达到最低标准,是不是算错了?(记得录音)

第三步:精准打击——直接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不用等离职,在职期间就能投诉

你关心的5个灵魂拷问

Q1:公司说试用期不算正式用工,所以不用遵守最低工资?

纯属扯淡!从你第一天打卡上班开始,就算建立劳动关系。哪怕是试工3天,工资也不能低于最低标准。

Q2:签了自愿放弃最低工资的协议有效吗?

这种协议就像卖身契,签了也是废纸一张。法律明确规定最低工资是强制性标准,不是双方协商就能改变的。

Q3:工资分开发放怎么办?

2500元拆成2000元银行卡转账+500元微信红包,这种情况要看总收入。只要当月实发总和低于最低工资,照样违法。

Q4:被辞退时能一起追讨吗?

完全可以!劳动仲裁时效是离职后1年内,不仅能要回工资差额,还能主张50%-100%的赔偿金。

Q5:找劳动监察和仲裁哪个更快?

急用钱选监察大队,30个工作日内解决;想要赔偿金就走仲裁,虽然慢但能拿更多补偿。我个人的经验是双管齐下效果最好。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