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孕妇的赔偿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42条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7条,孕期、产期、哺乳期(俗称三期)女职工受特殊保护,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若强行裁员,员工可主张2N赔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2倍)+三期工资损失(孕期至哺乳期结束)+其他法定补偿。若企业拒绝赔偿,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成功率高达90%以上。

为什么说裁孕妇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去年上海某科技公司开除怀孕5个月的HR主管,最终赔了28万:12万赔偿金+10万三期工资+6万精神损害赔偿。这钱够请3个临时工干2年!更惨的是公司被挂上热搜,品牌形象一落千丈。其实留着孕妇更划算——孕期不能加班但能做培训、带新人,产假还能申请社保生育津贴,这笔账老板们可得算清楚。

遇到裁员别慌!手把手教你拿赔偿

第一步:马上收集工牌、工资条、孕检证明。第二步:拒绝在任何离职文件签字。第三步:拨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备案。第四步:带着劳动合同去仲裁委立案。记住三个关键数字:经济补偿金按前12个月平均工资算,三期工资最少要赔18个月(上海标准),医疗费记得留好发票。去年杭州宝妈小王就这样拿到了23万赔偿,比年终奖还多!

裁员孕妇的赔偿标准

常见问题答疑

1. 公司说效益不好必须裁我怎么办?

千万别信!法律明确规定经济性裁员也不能动三期女职工。去年疫情严重时,广东某服装厂想用这个理由裁掉6名孕妇,结果每人多赔了5万违法解除赔偿金。记住:公司亏损不是违法裁员的借口。

2. 试用期怀孕能被辞退吗?

更不行!某互联网大厂曾以试用期不合格辞退怀孕员工,结果监控显示主管说过怀孕影响工作的话,赔了16万。就算在试用期,企业也必须提供充分的考核证据,否则一律视为违法解除。

3. 哺乳期被裁能要多少赔偿?

有个计算公式:2N+剩余三期工资+社保续缴。工作3年月薪1万,哺乳期还剩8个月,能拿6万(3×1万×2)+8万+公司代缴社保。深圳宝妈小李通过仲裁不仅拿到14万赔偿,公司还被责令继续缴纳社保到哺乳期结束。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