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赔偿n+1是什么意思

最近很多打工人都在问裁员赔偿n+1是什么意思,今天就从《劳动合同法》角度给大家掰开揉碎了讲明白。所谓n+1,其实是经济补偿金(n)和代通知金(+1)的组合套餐。《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46条,当企业无过失性解除劳动合没提前30天通知,就要支付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而经济补偿金n则是按照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半年的算0.5个月。

你的n+1赔偿金到底怎么算?手把手教你

举个真实案例:小王在某互联网大厂干了3年8个月,月薪2万,突然被通知裁员。他的n=4个月工资(3年算3个月,超半年不足1年按1个月算),+1就是1个月工资,总共能拿5个月×2万=10万元。这里要工资基数包含奖金、补贴,但不得超过当地社平工资3倍。北京社平工资13876元,3倍就是41628元,超出部分不计入基数。

裁员赔偿n+1是什么意思

这5种情况公司必须给n+1

1. 医疗期满不能工作:员工生病请了3个月病假,病好了还是干不了活
2. 不能胜任还培训:公司给你培训调岗后还是达不到要求
3. 客观情况大变化:公司整体搬迁到外省,原合同无法履行
4. 经济性裁员:需要提前向劳动部门报备的那种正式裁员
5. 突然通知裁员:今天通知明天就让你走人,必须补1个月工资

90%人不知道的n+1潜规则

有家公司玩文字游戏,说n按基本工资算,结果员工拿着合同去仲裁,按全额工资补了差价。还有个狠人发现公司没缴足社保,主张2n赔偿成功。更常见的是年终奖纠纷——裁员发生在发年终奖前,可以要求折算进工资基数。记住录音、保存工资条、留存工作记录,关键时刻能多拿好几万。

常见问题一:所有裁员都必须给n+1吗?

不是!是员工严重违纪(旷工15天)、试用期不合格、协商一致解除,或者企业提前30天通知,都只需要支付n。只有符合法定情形且未提前通知时,才需要n+1。很多公司把协商解除包装成裁员,这时候可以争取更高赔偿。

常见问题二:月薪5万只能按社平3倍算吗?

经济补偿金n的部分确实受社平3倍限制,但代通知金+1是按实际工资算。上海社平3倍是36549元,月薪5万的话,n的部分每月按36549元计算,但+1那部分还是按5万实发,这个细节很多人都会忽略。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