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赔偿金的赔偿标准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合同赔偿金的核心原则就是填平损失。翻译成人话就是:你违约给我造成多少实际损失,我就该赔多少。但法律还留了个后门——赔偿金额不能超过违约方在签合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范围。
举个栗子🌰:老王租商铺开火锅店,合同里写了违约方要赔装修损失。房东突然毁约,不仅要赔装修费,连老王采购的30吨毛肚损失也得赔,毕竟这些都属于正常经营可预见的损失。但老王主张本来准备明年上市,估值损失10个亿,这明显超出合理预见范围,法院可不会支持。
二、合同赔偿金的五大实战指南
1. 赔偿金三要素缺一不可
损失真实存在+违约行为与损失有因果关系+损失金额可量化,这三个条件就像斗地主的炸弹💣,少一个都赢不了官司。记得保存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第三方评估报告等证据链。
2. 违约金过高怎么破?
去年杭州有个案子,合同约定违约金是合同总价的300%,法院最终砍到实际损失的130%。记住30%是条隐形红线🚦,超过这个比例记得准备实际损失的证明材料。
3. 精神损失费算不算?
别被电视剧骗了!合同纠纷原则上不赔精神损失。但是婚庆服务合同搞砸婚礼,有法院判过赔新人精神抚慰金的特例,这种情况得看案情和法官裁量。
4. 赔偿金和定金双倍返还怎么选?
《民法典》588条给了选择权,就像自助餐二选一。建议先算账:定金是20万,双倍返还拿40万;实际损失有50万,就选赔偿金。但不能两个都要!
5. 电子合同赔偿的特殊玩法
现在很多电子合同会埋数据陷阱,约定按日万分之八计算违约金。去年北京互联网法院判过类似案件,最终参照LPR四倍(约年化15.4%)调整,超出部分无效。
三、合同赔偿金灵魂五问
问题1:合同没写违约金条款,还能索赔吗?
当然可以!就像去餐馆没看菜单直接点菜,吃完照样要付钱。只要你能证明实际损失,《民法典》577条照样能主张赔偿。但建议签合还是白纸黑字写清楚,毕竟举证实际损失可比按约定索赔麻烦多了。
问题2:约定的违约金比实际损失低怎么办?
这时候可以祭出《民法典》585条大招——要求增加违约金。有个经典案例:开发商逾期交房,合同约定日违约金0.01%,业主举证实际损失(租房费用+利息损失)后,法院把违约金提高到0.05%。记住要准备房租合同、支付凭证等全套证据。
问题3:疫情算不可抗力能免赔吗?
分情况!是餐饮店因防疫要求停业,可以主张减免;但是借口疫情拖延付款,该赔的一分不少。最高院指导意见明确:疫情要影响合同履行才能免责,不能当万能挡箭牌。
问题4:微信聊天说的赔偿承诺有效吗?
有效!现在电子数据也是正经证据。但要三点:①对方微信号必须能锁定本人身份 ②聊天记录要完整连贯 ③最好同步录音或录屏。有个案子就是靠微信记录追回了28万赔偿金。
问题5:公司注销了还能追责吗?
看股东是否作死。股东清算时没依法通知债权人,可以依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19条,要求股东连带赔偿。有个狠人通过查工商档案,把已经注销3年的公司股东告上法庭,成功拿到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