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解除赔偿

劳动合同解除赔偿,简单来说就是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因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需向对方支付的经济补偿或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46条、47条、87条等规定,赔偿主要分两种情况:经济补偿金(合法解除但需补偿)和赔偿金(违法解除的双倍补偿)。公司裁员符合法定程序时支付N倍工资,而违法辞退则需赔2N。

哪些情况能拿赔偿?打工人必看!

场景1:公司突然让你明天别来了
老板口头通知辞退还不给书面证明?这大概率是违法解除!保留微信记录、工牌等证据,直接主张2N赔偿。曾有案例中,深圳某员工靠打卡记录和会议录音成功拿到5个月工资赔偿。

场景2:协商解除谈崩了
HR找你谈主动离职,记住这句话:协商一致解除必须签书面协议!公司威胁不签就不给离职证明,可主张补偿金。杭州某互联网公司因胁迫员工签协议,被判额外支付3万元精神赔偿。

场景3:合同到期不续签
连续签过两次固定期限合同?第三次公司必须签无固定期限!到期不续签,北京地区法院判N倍补偿,而上海支持N+1。

劳动合同解除赔偿

赔偿金计算有门道!算错亏几万

计算公式:前12个月平均工资×工作年限×倍数
工资包含奖金、补贴,但北京社保基数封顶3倍社平工资,上海则是2倍。月薪5万的程序员,在北京最多按3万计算。

年限计算技巧:
工作6年7个月=7年(满半年进1年)
工作2年3个月=2.5年(不满半年按0.5)
外包员工要!连续签订不同公司合同被认定工龄归零。

打工人维权避坑指南

第一步:收集证据链
• 解除通知书(没有就录微信对话)
• 工资流水、社保记录
• 工作成果、排班表等

第二步:先仲裁再诉讼
劳动仲裁免费!准备好身份证复印件+证据清单。深圳某外卖小哥靠送餐路线图证明加班时间,成功追讨8万元赔偿。

第三步:警惕调解陷阱
公司说要分期支付?必须约定违约金!某教育机构用空头支票拖延,员工机智要求加写逾期支付利息按日1%计算,最终多拿2万元。

常见问题解答

Q1:试用期被辞退能要赔偿吗?

关键看辞退理由!公司不能证明你不符合录用条件(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即便是试用期也要赔。小王试用期1周被辞,因公司拿不出考核表,最终获赔1个月工资。

Q2:公司说架构调整辞退,合法吗?

经济性裁员需满足4个条件:提前30天向工会说明、向劳动部门报告、优先留用老弱员工、6个月内再招人需优先录用。某电商公司以架构调整裁员却招聘新人,被判赔偿全体员工2N。

Q3:签了离职协议还能反悔吗?

分两种情况!协议明确双方再无争议则难推翻,但存在欺诈胁迫可起诉。广州某销售被HR骗签自愿离职,通过司法鉴定笔迹形成时间,成功认定协议无效。

Q4:赔偿金要交税吗?

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内的部分免税!北京免税额为45,882×3=137,646元。超过部分按工资计税,拿20万赔偿,13.7万免税,剩余6.3万按20%缴税。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