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当劳动者遭遇工伤后,最担心的就是单位突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和《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在工伤治疗期(停工留薪期)及劳动能力鉴定前不得解除合同。但现实中常出现违法解约或工伤职工主动辞职的情况,赔偿标准主要看三个关键点:伤残等级、工资基数、地区政策。构成伤残的职工可主张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医疗补助金,金额从几个月到几十个月工资不等。
工伤后被辞退的真实赔偿案例
去年苏州的张师傅操作机床时压断手指,鉴定为九级伤残。单位在他治疗期间直接发了辞退通知,法院判决单位赔偿12个月工资的就业补助金+4个月医疗补助金,合计16万。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单位在工伤期间解约属于违法,赔偿金=伤残系数×当地月平均工资×补助月份。
特别提醒劳动者:工资基数不是实发工资!法律规定按工伤前12个月平均应得工资计算,包含奖金、津贴。月薪8000但年终奖4万,实际计算基数应该是(8000×12+40000)÷12=9666元/月。
主动辞职反而能拿更多赔偿?
很多人不知道,工伤后主动辞职比等着被辞退更划算。深圳十级伤残职工,单位拒绝安排合适岗位,劳动者主动解除合同能拿到:4个月就业补助金+1个月医疗补助金+3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而被动解除只能拿到补助金。不过要必须保留单位违法调岗、降薪的证据,否则被认定为自愿离职。
这里有个计算公式:总赔偿=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社保支付)+就业补助金(单位支付)+医疗补助金(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N个月工资)。以十级伤残在杭州为例,社保先发7个月工资,单位再付2个月就业补助和2个月医疗补助,单位有过错还要支付0.5-1倍经济补偿。
常见问题解答
1. 工伤鉴定十级后被辞退能赔多少钱?
要看所在城市。上海十级伤残:就业补助金3万(固定金额)+医疗补助金25206元(按社平工资计算)+经济补偿金(N×月工资)。月薪1万工作3年,总计能拿3万+2.5万+3万=8.5万元左右。
2. 单位不给工伤认定怎么办?
劳动者可直接在事故1年内向人社局申请认定,需提交就医记录、劳动合同、证人证言等。有个诀窍:用120出车记录、微信工作群聊天记录也能作为证据。认定工伤后,所有待遇由单位承担,没交工伤保险,单位要100%自掏腰包。
3. 工伤后合同到期不续签有赔偿吗?
必须赔偿!《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合同到期时工伤还在医疗期或伤残鉴定未完成,单位必须续约至情形消失。强行终止合同,要按两倍经济补偿标准赔偿。工作5年月薪1万,正常补偿5万,违法终止就要赔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