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
《民法典》第752条、第753条规定,融资租赁合同解除后主要产生三大法律后果:租赁物归属争议、未履行租金支付义务终止、过错方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简单来说就是退设备、停交钱、赔损失,但执行中还要看解除原因、合同约定和各方过错程度。承租人拖欠租金导致解约的,需要支付象征性价款买断设备;而出租人强行收走设备时,还得赔偿承租人装修投入等附属损失。
融资租赁解约就像离婚分家产?
最近处理过的一个汽车融资租赁案例特别典型。网约车司机老王租了辆新能源汽车,开了半年生意不好想退车。合同约定,提前解约要支付剩余租金30%的违约金。但老王发现合同里还有个隐藏条款:车辆GPS被拆除就自动解约。结果老王偷偷拆了GPS想跑路,反而被租赁公司起诉索赔全部剩余租金。
这个案例暴露了三个关键点:第一,合同解除条件要看触发条款;第二,擅自处置租赁物会加重责任;第三,违约金约定不能超过实际损失30%。后来法院判决老王支付15%违约金,租赁公司收回车辆时还得扣除已使用期间的折旧费,双方其实都没讨到便宜。
租赁物返还时多了嫁妆怎么办?
去年有个厂房设备租赁纠纷特别有意思。食品公司租赁烘焙设备时,自己加装了价值80万的智能控温系统。后来因疫情解约,出租方坚持要收回原样设备,要求拆除新增装置。但拆除会导致设备价值贬损50万,最终法院判决采用补偿+保留方案:承租方获得30万补偿款,附加设备仍归出租方所有。
这个判决依据的是《民法典》第559条,返还的租赁物价值明显减少的,应当赔偿损失。但是增添附属物提高价值的,可以要求适当补偿。就像租房装修,房东不能白占便宜,租客也不能乱拆装修。
常见问题解答
1. 合同解除后设备必须返还吗?
不一定!承租人已支付95%以上租金,按《融资租赁司法解释》第10条,可以主张设备所有权。就像分期付款买手机,尾款只剩5%时,商家不能随便收回手机。
2. 没到期的租金还要继续交吗?
关键看谁违约。是出租人过错导致解约,提供的设备不合格,承租人不仅可以停付租金,还能要回已付租金。但是承租人拖欠租金,要支付到设备收回为止的租金,就像租房违约,房东找到新租客前你都得继续交房租。
3. 天价违约金有效吗?
《民法典》第585条,违约金不得超过实际损失30%。某航空公司提前退还租赁飞机被索赔2亿违约金,法院最终按飞机转租差价计算,只支持了4200万赔偿。记住,违约金不是摇钱树,得按实际损失来算。
4. 设备贬值损失谁承担?
原则上由过错方承担。有个挖掘机租赁案例,承租人操作不当导致设备严重磨损,解约时法院判其赔偿60%折旧损失。但是正常使用损耗,就像租车开两年,出租方得自己消化这部分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