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的七种情形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合同解除主要包含以下七种情形: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3.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仍不履行;4.一方迟延履行或其他违约行为导致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6.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7.合同成立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这些情形既包含法定解除权也包含约定解除权,为处理合同纠纷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签了合同还能反悔?这些情况你必须要知道
老张去年租了个店面卖早餐,结果刚装修完就遇到市政修路封道半年,这属于典型的不可抗力解除合同。就像突然被老天爷泼了冷水,这种情况法律是允许单方解除还不承担违约责任的。
最近有个做服装批发的朋友遇到糟心事,厂家说好的三月交货,拖到六月还说布料没到位。这种情况可以先发书面催告,要是再拖半个月还不交货,直接解除合同还能索赔,这就是对付老赖的三振出局规则。
最戏剧性的要数婚庆公司的案例,新人付了全款结果婚礼前一周公司跑路了。这种根本违约就像煮熟的鸭子飞了,不用犹豫直接解除合同,还能要求赔偿精神损失呢!
合同解除实战中的骚操作
去年有个网红奶茶加盟纠纷特别有意思。品牌方偷偷换了原料供应商,导致口感完全变样。加盟商拿着合同里必须使用指定原料的条款,愣是成功解除合同还拿回了加盟费。这说明合同细节真的是救命稻草!
还有个更绝的案例,购房合同签完后突然限购政策升级。买房人拿着新政文件要求解除合同,法院还真支持了,这就是情势变更原则的灵活运用。不过要这种情况必须及时主张权利,拖久了就失效。
合同解除常见问题Q&A
问题1:对方违约后,怎么证明属于根本违约?
关键要看违约是否动摇了合同根基。装修公司用了劣质电线,就算表面完工了也算根本违约。建议保留现场照片、质检报告等证据,最好找第三方机构出具鉴定报告。
问题2:协商解除合同要什么?
口头约定风险大,一定要签书面解除协议!有个真实案例,双方电话里说好解约,结果对方事后不认账。记得在协议里明确写清双方自愿解除互不追究责任等关键条款。
问题3:遭遇不可抗力该怎么办?
别慌着发微信通知!法律规定必须书面通知并提供证明。疫情期间要解除租房合同,记得保留政府公告、隔离证明等材料,用EMS寄送正式通知函才稳妥。
问题4:解除合同效限制吗?
行使解除权一般要在1年内!有个建材商被拖欠货款,3年后才说要解除合同,结果法院以超过除斥期间驳回了。发现对方违约要尽快行动,别让权利过期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