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的条件有哪些
《民法典》相关规定,合同解除的核心条件主要包括三种:协商解除(双方自愿达成一致)、约定解除(按合同条款执行)和法定解除(因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你租房子时房东突然要卖房,或者网购商品严重质量问题,都触发解除权。下面我们就用大白话聊聊这些条件怎么用、怎么防坑!
一、和平分手型:协商解除最省心
就像情侣好聚好散,只要甲乙双方都点头,哪怕合同没到期也能解除。去年有个真实案例:某公司租了办公楼,结果遇上疫情想退租。房东刚好要重新装修,双方签个补充协议就把原合同解除了,还约定了押金退还方式。这种操作关键要两点:
1. 一定要签书面解除协议,微信聊天记录也行
2. 记得把后续赔偿、费用结算写清楚,别只说合同作废
二、按剧本走型:约定解除看条款
签合加的退出机制特别重要!装修合同里常见:工期延误超15天,业主有权解除合同,这就是典型的约定解除权。但要陷阱条款:
• 某培训机构合同写着缺勤3次自动解除合同不退费——这种加重对方责任的条款无效
• 开发商在购房合同里设置买方逾期付款1日即可解约——法院曾判定这类条款显失公平
三、强制下车型:法定解除有门槛
遇到对方搞事情时,单方面解除合同要满足这些硬条件:
1. 根本违约:定制的婚纱做成了伴娘服,导致婚礼无法使用
2. 不可抗力:像台风冲毁了演唱会场地,连续3个月无法恢复
3. 预期违约:签完购房合同后,卖家突然把房子抵押给高利贷
有个典型案例:某主播签约M公司后连续3个月不直播,法院认定构成根本违约,公司成功解约并获赔。
四、解除合同实操指南
行使解除权时记住这3步曲:
1. 先发《解除通知函》——快递单上要写清文件名称
2. 7天内起诉确认(对方有异议时)
3. 做好证据保全:聊天记录、履约记录等
去年有个老板口头说要解约,结果继续用了对方半年的服务,被判赔偿50万,血淋淋的教训啊!
常见问题解答
Q1:合同解除后还能要求赔偿吗?
当然可以!租房提前解约,房东扣了押金还要你赔空置期损失,这时要看合同约定。租客因工作调动正当事由解除,法院只判赔1个月租金而不是押金全扣。
Q2:对方不同意解除怎么办?
分三步走:先发书面通知→协商不成→15天内起诉。有个建材商案例,买方拖着不收货还想赖违约金,卖方通过微信发解约声明后立即起诉,最终成功解约并拿回货款。
Q3:微信说解约算数吗?
法律上算数,但风险大!建议同步发书面通知,最好用邮政EMS并留存底单。曾经有案例因微信记录被删除,导致无法证明已通知解约而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