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岗1年后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待岗1年后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六条规定,企业因经营困难安排劳动者待岗超过1个工资支付周期(为1个月),仍需按最低工资标准的70%以上支付生活费。待岗1年后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若企业存在违法解除情形,劳动者可主张双倍赔偿(2N)。

一、关于待岗你必须知道的5件事

1. 待岗不是带薪休假,企业不能随意安排
很多打工人以为待岗就是在家躺着拿钱,实际上《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待岗必须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客观情况重大变化等条件。去年就发生过某电商公司强制全员待岗被法院判赔的案例。

2. 生活费标准不能随便定
小王被公司安排待岗后,每月只收到800元生活费,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70%。经劳动仲裁,公司补发了差额。记住!北上广深等地的待岗生活费普遍在1500-2500元/月之间。

3. 待岗期最长能拖多久?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待岗期限,但超过1年很被认定为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这时候企业要么恢复岗位,要么协商解除合同。最近有个案子,公司让员工待岗2年多,被判支付24个月工资赔偿。

二、手把手教你计算赔偿金

举个真实案例:张师傅在某制造厂工作6年,月薪1.2万,待岗1年后被辞退。

合法解除情形:
经济补偿金=6个月×1.2万=7.2万
(待岗期间月薪降至3000元,但补偿基数按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包含待岗期)

违法解除情形:
赔偿金=7.2万×2=14.4万
(常见于企业拿不出待岗合法依据的情况)

三、打工人必看的维权指南

1. 收到待岗通知别急着签字
先要求公司出具书面通知,写明待岗原因、期限、待遇。某培训机构让员工签空白协议,被认定无效。

2. 每月记得核对生活费
北京的李女士待岗期间发现公司少发生活费,保留银行流水后成功追回3万元差额。

3. 收集这些证据能多拿赔偿
• 待岗通知书原件
• 工资条/转账记录
• 工作群聊天记录
• 社保缴纳证明
去年上海某外企员工凭微信记录证明公司违规操作,多拿到5个月补偿。

四、企业常见套路大揭秘

套路1:自愿待岗协议
千万别签!某物流公司让员工签自愿申请待岗,仲裁时被认定无效,仍需支付补偿金。

套路2:无限期拖延
遇到公司说等业务恢复了就返岗,超过半年就可以发书面通知要求恢复岗位或解除合同。

套路3:威胁社保断缴
这是违法行为!深圳某科技公司以停缴社保逼迫员工离职,最终赔偿8万元。

五、常见问题解答

1. 待岗期间工资怎么算?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2条,超过1个工资支付周期后,若未安排工作:
• 北京/上海:不低于最低工资的70%(约2300-2500元)
• 二线城市:在1500-2000元之间
若企业未足额支付,可主张补发差额。

2. 公司不赔偿怎么办?

分三步走:
1)收集待岗通知、工资流水等证据
2)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最快3个工作日响应)
3)申请劳动仲裁(成功率超80%)
建议进行,去年杭州某员工用这个方法10天内拿到赔偿。

3. 待岗期间能找新工作吗?

在不违反竞业限制的前提下可以!但要:
• 不能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可签劳务合同)
• 不能影响原单位随时返岗的要求
某设计师待岗期间接私单被公司发现,但因未签劳动合同未受影响。

4. 解除合同必须提前通知吗?

分两种情况:
• 企业单方解除: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
• 协商一致解除:双方可约定立即解除
广州某案例中,公司未提前通知被判多赔1个月工资。

5. 补偿基数包含奖金吗?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
经济补偿金=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含奖金、补贴、加班费)
但北京高院有特殊规定:待岗期间实际发放的工资不计入补偿基数。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