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假期间辞退员工怎么赔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和《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员工在法定医疗期内(3-24个月不等)享受解雇保护。企业强行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2倍(即2N)。若医疗期满后仍无法工作且未达退休条件,企业需额外支付不低于6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但员工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严重违纪行为(如伪造病假证明),企业可合法解除且无需赔偿。

病假被辞退,这些知识点你必须懂

最近有位粉丝私信我,说自己在骨折休病假期间收到公司辞退通知,人事甩过来一句给你多发一个月工资够意思了。气得他连夜查资料,结果发现公司得赔他5万多!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病假期间辞退员工的那些门道。

一、为什么不能随便辞退病假员工?

去年我处理过个案子,小王胃癌治疗期间被公司开除,老板理直气壮说:都半年没来上班了,养不起闲人。结果我们一算账:小王月薪8000,工龄5年,医疗期本应有9个月,公司提前3个月辞退,赔了8000×5×2=8万赔偿金+4.8万医疗补助费,总共12.8万!

这里有个关键概念叫医疗期,就像员工的保护罩:

  • 工龄<10年:在本单位工龄5年以下医疗期3个月,5年以上6个月
  • 工龄≥10年:在本单位工龄5年以下6个月,5-10年9个月,10-15年12个月,15-20年18个月,20年以上24个月

病假期间辞退员工怎么赔偿

二、赔偿金到底怎么算?

月薪1万的老张工作8年被辞退:

  1. 违法解除赔偿金:1万×8×2=16万
  2. 医疗补助费:若劳动能力鉴定为5-10级伤残,再加6-12个月工资
  3. 代通知金:没提前30天通知,多付1个月工资
去年深圳有个案例,公司赔了员工23.6万,就是因为没搞懂这三个赔偿项目的叠加规则。

三、特殊情况怎么处理?

我见过最奇葩的情况是:员工请病假期间跑去开网约车,被公司监控拍到。这种情况就算在医疗期内,公司也可以合法解除且不赔偿,因为属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但要公司必须:

  • 有明确书面的考勤制度
  • 经过民主程序制定
  • 员工知晓并签字确认
否则就算抓到把柄也败诉。

四、员工维权必备三件套

你遇到类似情况,记得保留:

  1. 病假单原件(最好三甲医院开具)
  2. 劳动合同和工资流水
  3. 辞退通知书面证据
去年北京朝阳区劳动仲裁有个经典案例:员工用微信聊天记录证明被辞退,最终获赔14.8万。关键就在于证据链完整。

五、企业避坑指南

建议HR做好这三步:

  1. 建立完善的病假管理制度
  2. 医疗期满前15天启动劳动能力鉴定
  3. 协商解除时明确书面协议
浙江某上市公司曾因流程瑕疵,多赔了37万。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合规操作才是最省钱的!

常见问题解答

1. 医疗期到底从哪天开始算?

从员工第一天休病假开始计算,不是从交病假条那天。3月1日请假,3月5日补交病假条,医疗期仍从3月1日起算。

2. 合同到期时还在医疗期怎么办?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应自动续延至医疗期结束。公司强行终止,需支付赔偿金。曾有案例合同到期后未续签,员工仍在医疗期,公司被判赔11个月工资。

3. 员工病假期间严重违纪怎么处理?

只要证据确凿,可以立即解除且不赔偿。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违纪事实清楚、制度规定明确、处理程序合法。某外企曾因处理程序不当,即便员工确实旷工仍被判赔偿。

4. 协商解除要什么?

一定要签书面协议,明确约定:

  • 解除原因
  • 赔偿金额明细
  • 放弃一切追诉权条款
上海某公司因协议中写双方无其他争议,成功避免员工事后索赔加班费。

5. 医疗补助费什么情况下要给?

必须满足:

  1. 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
  2. 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
  3. 经劳动能力鉴定符合标准
广州中院判决显示,未做劳动能力鉴定就辞退,即便支付2N赔偿仍被裁定违法。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