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自动辞职如何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保、强迫劳动等法定情形主动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劳动者因个人原因主动辞职且企业不存在过错,原则上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补偿金。这里的关键在于自动辞职的性质判定——到底是员工主动离职还是被迫变相辞职。

辞职拿补偿的三种隐藏场景

很多打工人不知道,看似普通的辞职动作,在特定情况下照样能拿补偿。公司长期拖欠工资,你发个书面通知说因公司拖欠工资被迫辞职,这时候N倍月薪的经济补偿就到手了。再公司突然把你从技术岗调到保洁岗,逼得你不得不走,这种情况申请劳动仲裁十拿九稳。

有个真实案例:小王在某电商公司连续三个月只发80%工资,他收集了工资条、银行流水等证据,用EMS寄送《被迫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仲裁委支持了他3万元补偿金。记住,关键要保留好证据链!

劳动法自动辞职如何补偿

90%人不知道的维权技巧

主动辞职时记得多用因公司...原因离职的表述,千万别写个人发展需要。有个姑娘在离职原因栏写了回家结婚,结果明明公司存在调岗降薪,却败诉拿不到补偿。建议离职前先给公司发《要求整改通知书》,给后续维权留足证据。

微信聊天记录现在也能当证据用了!主管在群里说这个月工资先发一半,或者HR语音说不加班就走人,记得马上录屏保存。有个外卖小哥就是靠微信群记录,成功拿到被克扣的加班费。

这些补偿金计算误区要避开

经济补偿按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算,但很多公司会把社保公积金扣除后再计算,这是违法的!法律规定应包含奖金、补贴等所有货币性收入。有个程序员年终奖拿了8万,结果公司想按基本工资核算补偿金,被裁定补差4.6万元。

特别月平均工资有封顶线!工资超过当地社平工资三倍,按三倍数额计算且最多支付12年。北京某高管月薪5万,实际只能按3.3万的标准计算补偿金。

常见问题解答

试用期辞职能要补偿吗?

公司存在违法情形,试用期不交社保、超时加班,即使是在试用期辞职也可以主张补偿。但单纯因为不适应工作而离职则没有补偿。

没提前30天通知离职要赔钱?

法律规定的是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但实务中很难举证实际损失。不过建议还是尽量提前通知,避免被公司抓住把柄扣发工资。

离职协议写了无争议还能要补偿吗?

协议是在受胁迫或重大误解情况下签订,可以申请撤销。但签字前务必看清条款,最好注明本协议不影响法定权益主张。

公司要求写辞职报告怎么办?

千万避免写个人原因,应注明因公司未足额支付工资等原因离职。被强迫写辞职信,立即录音取证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