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46条、47条规定,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的补偿款项。简单来说就是员工被合法辞退时拿到的分手费。计算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算,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这里说的月工资指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奖金、津贴等所有应得收入。
二、打工人必知的5大经济补偿金真相
1. 不是所有离职都能拿补偿:只有符合法定情形才能主张,公司裁员、合同到期不续签、公司拖欠工资等情况。是员工自己辞职,除非有法定事由,否则拿不到补偿。
2. 月薪封顶有讲究:月工资超过当地社平工资3倍,补偿标准按社平工资3倍计算,且补偿年限不超过12年。上海社平工资1万,月薪5万的高管,计算基数只能是3万。
3. N+1不是万能公式:很多人把经济补偿金和代通知金搞混。只有用人单位未提前30天通知解除时,才需要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4. 社保缴费基数影响重大:很多公司按最低基数交社保,但经济补偿金计算是按实际工资。这就导致很多劳动者在维权时能追回差额部分。
5. 维权时效只有1年:劳动仲裁时效从离职之日起算,超期未主张就丧失胜诉权。建议离职时做好证据保全,工资条、解除通知等材料要保存好。
三、经济补偿金常见问题灵魂拷问
问题1:试用期被辞退能要补偿金吗?
答:关键看辞退理由是否合法。公司证明你不符合录用条件(有明确考核标准且你不达标),可以不支付补偿。但是无故辞退或违法解除,哪怕在试用期也要支付赔偿金(2倍经济补偿金)。
问题2:公司搬迁不想去能拿补偿吗?
答:要看搬迁距离是否构成重大变更。从市区搬到50公里外的郊区,导致通勤时间翻倍,这种情况员工拒绝随迁可以主张经济补偿。但是同城短距离搬迁,难以获得支持。
问题3:协商解除时写的无任何争议还能反悔吗?
答:司法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劳动者仍可主张权利。补偿金额明显低于法定标准(不足50%),即使签了协议,法院也判决补足差额。
问题4:经济补偿金要交税吗?
答: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内的部分免征个税,超过部分需要缴税。北京上年社平工资12万,补偿金36万以内免税,超过部分按工资薪金计税。
问题5:公司说用股权抵扣补偿金合法吗?
答:必须双方协商一致!经济补偿金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任何实物抵扣都需要劳动者同意。公司强制用商品、消费券等抵偿,劳动者可以拒绝并要求现金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