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第38条辞职赔偿
最近很多打工人都在问:公司拖欠工资,我能不能直接走人还拿赔偿?这类问题其实都和《劳动合同法》第38条有关。作为处理过上百起劳动纠纷的从业者,今天给大家掰开揉碎了讲清楚这个辞职神器。
法律规定,当公司存在以下6种严重过错时,员工可以随时炒老板鱿鱼并要求经济补偿:1)拖欠/克扣工资 2)不缴社保 3)强迫危险作业 4)强迫劳动 5)规章制度违法 6)欺诈胁迫签合同。!必须是公司存在主观恶意,连续3个月拖欠工资才算,偶尔延迟几天发薪不算哦。
这6种情况你遇到过吗?手把手教你拿赔偿
上个月刚处理一个案子:小李在某电商公司工作,老板连续5个月只发基本工资,提成部分各种理由拖延。我们指导他先发《被迫解除通知书》,申请劳动仲裁,成功拿到3.5个月工资的赔偿。记住一定要书面通知,口头辞职被认定为主动离职!
社保问题更常见。王女士发现公司按最低基数缴纳社保,直接去仲裁却败诉了。因为法律规定的是未依法缴纳,而按最低基数缴纳属于缴纳不足,这种情况不能直接适用38条。但公司完全没开户,那就是妥妥的维权依据。
最近还遇到个狠案例:某工厂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周末强制加班且不给调休。这种情况完全符合强迫劳动的情形,员工集体维权后不仅拿到赔偿,还让公司被劳动监察部门罚款10万元。
赔偿金怎么算?教你三个关键公式
经济补偿=工作年限×月工资。这里有两个重点:1)月工资指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包含奖金提成 2)超过社平工资3倍的部分不计入。你月薪5万(当地社平工资1万),计算时最高只能按3万计算。
有个误区要纠正:很多HR会说主动辞职没有赔偿。但38条解除合同,在法律上属于推定解雇,公司必须支付补偿金。最近帮程序员小张维权,他在发现公司篡改考勤记录后立即取证,最终拿到8个月工资的补偿。
这些骚操作会让你赔了夫人又折兵
常见错误一:直接玩消失。有个案例:员工因加班费纠纷直接旷工3天,结果被公司以违纪开除。切记要走正规流程:1)收集证据 2)书面通知 3)办理离职交接。
错误二:错过仲裁时效。劳动仲裁时效是1年,有个客户拖了1年3个月才来咨询,神仙也救不了。建议离职后立即启动法律程序,别让证据过期。
常见问题答疑
Q1:试用期能适用38条吗?
当然可以!法律没有排除试用期员工。只要公司存在法定过错,哪怕入职才1个月,照样能主张经济补偿。
Q2:被迫辞职会影响背调吗?
正规操作不会!在离职证明上只需写因个人原因离职,新公司不会看到真实原因。但要别在仲裁文书上网前到处宣扬,有个案例就是员工朋友圈晒判决书导致找工作被拒。
Q3:赔偿金要交税吗?
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内的部分免税!北京社平工资127535元,经济补偿不超过382605元的部分免税,超过部分按20%计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