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劳动合同解除、工资拖欠、工伤认定等争议,提供仲裁申请、经济补偿计算等实操指南,平衡劳动者权益与企业用工合规。
拖欠工资3个月赔多少

拖欠工资3个月赔多少

《劳动合同法》第85条,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超过30天的,劳动者可主张应付工资的50%-100%作为赔偿。若拖欠满3个月,法院按最高标准判决,即除补发全部欠薪外,还需额外支付等同于欠薪总额的赔偿金。欠薪3万元,最终可获赔6万元。

被拖欠工资3个月的正确维权姿势

老张在汽修厂干了5年,老板突然连续3个月不发工资,还画饼说年底双倍补。他偷偷记下考勤记录,保存工资条,第91天直接杀到劳动监察大队。结果不仅拿回3.6万欠薪,还多赔了3.6万。记住三个关键动作:

法人变更之前拖欠的工资咋办

法人变更之前拖欠的工资咋办

遇到公司法人变更前拖欠工资的情况,许多劳动者最担心的是换了老板还能要回钱吗。《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和《公司法》第三条,公司法人变更不影响其债务承担,原公司的工资债务应由变更后的法人主体继续履行。公司就像一辆车,法人是司机,司机换了但车还在,车上装的债务包袱也得由新车队继续背着!

被拖欠工资的3个自救步骤

第一步:赶紧收集上班证据。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先装进文件袋,微信工作群记得别退,最好录屏保存聊天记录。有个快递小哥案例特别典型,他靠着每天拍的仓库打卡视频,硬是追回了8个月工资。

工伤期间工资怎么算

工伤期间工资怎么算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这里的原工资可不是基本工资哦!是包含绩效、奖金、津贴在内的全部劳动报酬,你平时月收入8000元(含2000元绩效),工伤期间公司就得按8000元发。

停工留薪期到底能拿多少钱?

小王在工厂操作机器时手指受伤,医生开了3个月病假条。他月薪是底薪4000+计件工资3000,这种情况下,公司不仅要继续缴纳社保,还要每月足额发放7000元工资。重点来了:很多公司会玩文字游戏,只按最低工资或底薪发放,这都属于违法行为!

劳务纠纷

劳务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劳务纠纷本质上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产生的权利义务争议。从法律专业视角看,这类纠纷必须满足三个要素:存在合法劳动关系、争议内容属于法定范畴、争议双方具有法律主体资格。常见的争议类型包括工资报酬、社保缴纳、工伤赔偿、合同解除等九大类,劳动仲裁委员会每年受理的案件中,这四类占比超过70%。

打工人必看的劳务纠纷应对指南

老张在汽修厂干了3年,老板突然说要改成合作承包制,让他签个新协议。这种操作其实是典型的假外包真用工,咱们打工人可要擦亮眼睛。劳动合同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劳动合同法》35条,变更合同必须双方协商一致。要是遇到这种情况,记住三不做:不随便签字、不口头答应、不主动离职。

公司调岗降薪合法吗

公司调岗降薪合法吗

很多打工人遇到公司突然要求调岗降薪时,第一反应就是问:这合法吗?《劳动合同法》,答案不是简单的合法或不合法,而是要看操作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用人单位确实有权经营需要对员工岗位进行调整,但必须满足三个核心条件:1)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有明确约定;2)调整后的岗位与原岗位存在关联性;3)薪资调整具有合理性。公司单方面操作违反这些原则,就构成违法调岗降薪。

你的工资说降就降?这些法律知识必须懂

前两天有个粉丝私信我,说公司突然把他从技术部调到后勤部,工资直接从1万2降到6千,问该怎么办。这种情况现实中太多了!大家要明白,劳动合同签的不是卖身契,公司不能想怎么调就怎么调。

被克扣工资怎么处理

被克扣工资怎么处理

当老板突然说这个月工资先扣一部分,或者找各种理由少发工资时,很多打工人第一反应都是懵的。《劳动法》第50条和《劳动合同法》第85条,工资必须按时足额支付,克扣工资属于违法行为!这时候千万别忍气吞声,正确的操作是:保留证据→和公司协商→劳动监察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法院起诉。接下来就手把手教你如何用法律武器硬刚!

一、老板常用的5个扣工资套路,小心别上当

套路1:迟到1分钟扣100

公司倒闭赔偿员工的工资标准

公司倒闭赔偿员工的工资标准

当公司经营不下去要倒闭时,最慌的就是员工了。《劳动合同法》第44条和《企业破产法》第113条,公司倒闭属于劳动合同终止情形,必须结清员工工资、补偿金等费用。法律规定工资赔偿包含三个部分:拖欠的工资(最长12个月)、经济补偿金(N+1标准)和社保公积金。不过要的是,这些钱要从公司剩下的家底里按顺序分,能不能拿全还得看公司还剩多少钱。

公司倒闭后的生存指南

上个月刚经历公司倒闭的小王说,那天老板突然把大家叫到会议室,红着眼睛说公司账上只剩3万块。当时所有人都懵了——工资还没发呢!后来他们才明白,这时候得赶紧做三件事: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技巧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技巧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看似简单的条文背后,却隐藏着职场人必须掌握的关键博弈技巧。协商解除本质上是一场利益与风险的平衡游戏——既要争取合理补偿,又要防范事后纠纷。律师处理这类案件时发现,90%的争议都源于协议条款不明确或程序瑕疵。

打工人必知的五大实战技巧

技巧一:补偿金谈判要带着计算器说话
别被HR一句按国家标准给你N+1忽悠了。月工资包含年终奖和补贴吗?工龄计算是否包含试用期?曾有个程序员因公司漏算项目奖金,当场用Excel拉出三年收入明细,多要回2.8万元补偿。记住:经济补偿金=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工作年限(N),协商时完全可以争取N+2甚至更高。

试用期工资可以低于最低工资吗

试用期工资可以低于最低工资吗

开门见山回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试用期工资绝对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20条和《最低工资规定》,哪怕员工还在试用期,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也必须≥当地最低工资,否则就是违法。上海最低工资2690元/月,试用期工资哪怕按80%算也要≥2152元,但最终金额依然不能低于2690元——这条红线是法律的硬性规定。

试用期工资的三大真相,打工人必看

真相1:最低工资≠到手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