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培训协议试用期离职

最近收到不少粉丝咨询:刚入职签了培训协议,试用期想离职却被要求赔几万块,这合法吗?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公司确实为你支付了专项培训费用并约定了服务期,员工提前离职需要按比例赔偿。但!这里有几个关键点:1️⃣培训必须是专业技术类(考取行业认证)2️⃣公司要提供实际付费凭证 3️⃣赔偿金额不能超过未履行服务期的分摊费用。举个🌰:公司花3万送你去学AI编程并签3年服务期,干满1年离职最多赔2万。而那种入职后的基础岗前培训,是不能算作专项培训要求赔偿的!

遇到公司拿培训协议吓唬人?教你3招反杀

很多小伙伴被HR一句不赔钱就走不了吓得不敢辞职,其实实操中很多公司都在唬人。去年帮粉丝处理过一起案例:某电商公司要求所有新人签带薪培训协议,结果所谓的培训就是看公司宣传片。这种情况直接怼回去:
1️⃣要求公司出示培训费转账记录或发票
2️⃣核对协议里是否明确服务期起止时间和赔偿计算方式
3️⃣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通知即可离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有家公司威胁要扣留工资,结果我们直接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当天就拿到了全部薪资。记住:公司扣押证件、拖延办理离职手续都是违法的!

签了培训协议试用期离职

签了培训协议试用期离职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公司说培训期间发工资算培训费,离职要退还工资合法吗?

不合法!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是劳动报酬,不能算作培训费用。除非协议里特别约定且金额合理(脱产培训期间按基本工资发放),否则要求返还工资都属于克扣劳动报酬,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问题2:培训协议没写金额,公司随便报价怎么办?

这种情况十有八九是坑!去年有个粉丝遇到公司说培训价值10万,结果发现就是内部老员工带了3天。处理方法:
1️⃣要求公司提供培训费支出凭证(如培训机构合同/发票)
2️⃣参照同类型培训市场价主张合理金额
3️⃣主张协议条款显失公平(《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最终这个案例仲裁委只支持了800元赔偿,远低于公司主张的3万元。

问题3:签完协议才发现服务期5年,现在试用期想走要赔多少?

计算公式很简单:赔偿金=总培训费÷约定服务月数×未履行服务月数
培训费6万约定服务期5年(60个月):
试用期3个月离职:60000÷60×57=57000元?错!
实际《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试用期离职最多赔分摊后的剩余费用。但很多法院会考虑员工实际收入,月薪5000要求赔5万明显过高,可以主张调整。

问题4:签了协议但还没参加培训,现在离职要赔吗?

这种情况不需要赔偿! 法律规定的赔偿前提是公司已经实际支出培训费用。只是签了协议但没开始培训,或者培训内容属于入职基础培训,员工随时可以无责离职。之前处理过某IT公司的案例,员工签了Java培训协议但培训前离职,公司索要2万违约金被仲裁委驳回。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