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补偿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46条、47条规定,员工离职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发放必须满足法定情形。简单来说就是:只有非员工本人过错导致的离职,公司才需要给钱。公司裁员、合同到期不续签、协商解除等情况,员工干满1年就要支付1个月工资,不足半年按半个月算,超过半年不足1年按1个月算。

这里有个关键数字叫N,就是你在这家公司的工作年限。月工资是当地社平工资3倍以内(北京是33891元),按实际工资算;超过3倍的按3倍封顶。这就是很多打工人常说的N+1中的N。

离职时老板到底该给你多少钱?

最近有个朋友老张找我吐槽,他在互联网公司干了5年,突然被通知裁员。HR说给5个月工资补偿,他上网一查有人说应该是N+1,跑来问我是不是被坑了。其实这里有个误区:裁员本来就是N,只有没提前30天通知才需要+1。公司提前1个月说了,老张拿5个月是合法的。

员工离职补偿标准

不过现实中更常见的是这些情况:

场景1:试用期被辞退
小王入职3个月被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辞退,气得想仲裁。其实公司能拿出的考核证据,确实可以不给补偿。但是老板看你不顺眼随便找理由,记得保留工作记录硬刚到底。

场景2:合同到期不续签
李姐的3年期合同到期了,公司说不续约。这时候除非她自己不想续,否则公司必须给N倍补偿。要是已经签过2次固定期限合同,第三次必须签无固定期限合同,不签就属于违法解除。

场景3:被迫离职
公司拖欠工资、不交社保、强迫冒险作业,员工可以主动离职并主张N倍补偿。之前有个外卖小哥因为站点半年没缴社保,辞职后成功要到了2.5个月工资补偿。

5个灵魂拷问:你的补偿金算对了吗?

问题1:年终奖算不算补偿基数?
看工资结构!合同写明年薪包含年终奖,或者每年固定发放13薪,这些都要计入前12个月平均工资。但全凭老板心情发的奖金不算。

问题2:哺乳期被裁员能要2N吗?
必须能!三期女员工(孕期、产期、哺乳期)除非有严重违纪,否则公司解除合同都算违法。这时候可以主张2N赔偿,还能要求继续履行合同。

问题3:月薪3万但社保按最低基数交,补偿按哪个算?
这是个坑!法律规定补偿基数按实际应发工资计算,和社保基数无关。但很多公司会故意按低基数算,这时候记得保留银行流水、个税记录等证据。

问题4:离职协议签了字还能反悔吗?
分情况!协议里补偿金额明显低于法定标准(应给5个月只写3个月),30天内可以申请撤销。但要是已经写明双方无其他争议,那就很难翻盘了。

问题5:被裁员后还能领失业金吗?
当然可以!只要公司配合办理退工手续时勾选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缴满1年社保就能领。补偿金和失业金不冲突,很多HR根本不会告诉你这个隐藏福利。

写在

其实90%的劳动纠纷,都是因为打工人不懂法。建议收到离职通知时:1.先别签字 2.手机录音 3.查工资流水 4.找专业人士算明细账。记住,法律规定的补偿只是底线,谈判空间永远存在。就像去年某大厂裁员时,老员工集体谈判多要了3个月社保延期,这才是真正的打工人经济学。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