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不满半年的如何赔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当企业存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保等情形时,即便员工在职不满半年,企业仍需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若企业违法解除(如无正当理由辞退孕妇),则需支付双倍赔偿金(即1个月工资)。而员工主动辞职且企业无过错时,原则上不产生赔偿。

员工离职不满半年的如何赔偿

这5种情况最容易踩坑

小王在奶茶店干了4个月突然被辞退,店长说试用期不用赔钱。实际上法律规定,试用期解除必须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否则照样要支付半个月工资补偿。现实中很多奶茶店、快递站点用试用期当挡箭牌,劳动者一定要保留工作证据。

更隐蔽的是薪资套路:小李在创业公司工作5个月,每月工资分两次发(银行卡+现金)。离职时公司咬定现金是奖金不算工资基数。其实法律规定经济补偿金按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包含奖金、津贴。遇到这种情况,微信聊天记录、工资条都能作为证据。

手把手教你算赔偿金

月薪6000元,工作3个月被违法辞退:经济补偿金=0.5×6000=3000元;违法解除赔偿金翻倍就是6000元。但要公司用协商解除套路让你签自愿离职书,一分钱都拿不到。曾有案例显示,某教培机构用帮缴社保诱导员工签放弃赔偿协议,后被法院认定无效。

常见问题解答

试用期被辞退能要赔偿吗?

只要公司不能证明你不符合录用条件就必须赔。建议入职时就保留岗位说明书、考核标准等证据。某电商公司以不适合团队氛围辞退试用期员工,因无法举证标准,最终赔偿成功。

自己提离职还能要补偿吗?

除非公司存在拖欠工资、不交社保等过错,否则主动辞职没补偿。但有个例外:孕期女职工被变相逼退(如调岗去清洁厕所),即便自己提离职也获赔。

工作3个月没签合同怎么办?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可主张3个月的双倍工资差额。这个诉求效限制,务必在离职后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去年就有外卖骑手通过订单记录胜诉,获赔18000元。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