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补偿金最多可以补偿多少个月

《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但这里有个重要限制: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且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你的离职补偿金被限高

举个真实案例:北京某互联网公司高管老王月薪8万元,北京社平工资三倍是31884元。老王工作15年,按规定补偿金上限是31884元×12个月=38.26万元。而按实际工资计算的话,8万×15年=120万,两者相差近82万!这个三倍封顶规则让很多高薪白领直呼肉疼。

不过普通打工人不必担心这个限制。只要你的月薪不超过当地社平工资三倍,就能按实际工资和工作年限计算。在深圳月薪2万的小张工作了5年半,补偿金就是2万×5.5个月=11万元。这里要的是,工资计算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全部应发工资。

这五种情况才能拿补偿金

不是所有离职都有补偿金!必须符合法定情形,常见的有: 1. 公司辞退(非员工过错) 2. 经济性裁员 3.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公司原因) 4. 公司拖欠工资/不交社保 5. 企业改制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是员工主动辞职,除非有证据证明公司存在违法行为,否则一分钱补偿都拿不到。最近有个典型案例:某员工因不满调岗自行离职,要求补偿金被法院驳回,白干7年一分补偿都没拿到。

离职补偿金最多可以补偿多少个月

特殊情形补偿金翻倍

!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要双倍支付。公司没有任何合法理由辞退你,这时候可以主张2N赔偿。但要收集证据,最近某网红主播被无故解约,通过微信记录和邮件证明公司违约,最终获得68万元双倍赔偿。

常见问题解答

1. 离职补偿金包含年终奖吗?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7条,计算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应得工资,包括计时/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所以年终奖属于固定发放部分,应当计入计算基数。

2. 工作满10年必须签无固定期合同?不签有补偿吗?

《劳动合同法》第14条,连续工作满十年且劳动者提出要签无固定期限合同的,用人单位必须签订。公司拒绝,属于违法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支付双倍补偿金(2N)。

3. 补偿金要交税吗?

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第164号,离职补偿金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部分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北京免税额度是382104元,超过这个数额的部分才需要缴税。

4. 劳务派遣工有补偿金吗?

劳务派遣员工与用工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经济补偿应由劳务派遣单位支付。但是用工单位违法退回派遣员工导致失业,劳动者可以主张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