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

《劳动合同法》第30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公司拖欠工资,员工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维权:1.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最快捷);2.申请劳动仲裁(有效期1年内);3.向法院申请支付令。记住!离职后拖欠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要求50%-100%的赔偿金(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

一、实战经验:手把手教你拿回血汗钱

去年我朋友小王离职时,公司拖了3个月没发工资。他先是给老板发了书面催告函(用EMS寄送保留凭证),结果公司装死。他带着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条三件套,直接杀到劳动监察大队。工作人员当场给公司打电话施压,第二天财务就主动联系补发了工资,还多给了半个月补偿金!

离职后公司拖欠工资怎么办

这里有个重点:收集证据要像侦探破案!除了常规的合同、工资流水,记得保留工作群聊天记录、加班审批单、甚至工牌照片。有次公司耍赖说某员工是临时帮忙,结果人家掏出带公司logo的会议纪要,直接实锤劳动关系。

二、不同情况的应对秘籍

遇到公司说等找到接替的人再发工资,直接怼回去:法律没这条规定! 要是公司玩失踪,去工商局打印企业信息,照样能申请仲裁。更绝的是有个案例,公司注销跑路,劳动者通过股东连带责任照样追回工资。

特殊行业要:建筑工地常见的分包欠薪,记住总承包单位要负连带责任!上次有个农民工兄弟,就是通过这条规定从总包方那直接拿到钱,根本不用跟包工头扯皮。

三、这些坑千万别踩!

有人觉得金额太小不值得,错!我见过成功追讨623块工资的案例,关键是要让公司留下违法记录。还有人担心闹僵影响背调,其实正规公司都怕劳动纠纷,你越专业对方越不敢乱来。最傻的是接受打欠条,这会把劳动关系变成民事纠纷,维权难度直接升级。

常见问题解答

1. 公司说资金周转困难,拖欠工资合法吗?

不合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即便企业经营困难,工资支付最长也不得超过1个支付周期(是30天)。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立即投诉,公司财务状况不是拖欠工资的理由。

2. 离职半年后还能追讨工资吗?

可以!劳动仲裁时效是1年,超过1年虽然不能仲裁,但可以直接起诉。有个案例员工离职2年后通过法院要回工资,关键是要有持续追讨的证据(催款记录)。

3. 没签劳动合同怎么证明劳动关系?

收集这5类证据:①工资转账记录 ②考勤打卡记录 ③工作沟通邮件/微信 ④工装工牌照片 ⑤同事证人证言。只要能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照样可以维权。

4. 公司用实物抵工资怎么办?

违法!《劳动法》第50条,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遇到发产品、购物卡等情况,可以明确拒绝并要求现金支付,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