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拖欠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第八十五条更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按应付金额50%-100%加付赔偿金。法律不仅保障劳动者拿回血汗钱,还支持劳动者主张额外赔偿。

劳动合同法拖欠工资

被拖欠工资时你必须知道的6件事

最近收到个咨询,小王在某私企干了3个月,老板总以资金周转困难拖延发薪。他问我:这算不算违法?我能不能直接走人?今天就跟大家唠唠遇到欠薪该怎么应对。

第一步:固定证据别犯傻
收集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条、银行流水、微信聊天记录(特别是老板承诺发薪的记录),这些都能成为关键证据。有个案例里,员工把公司微信群里的催薪记录全部录屏保存,仲裁时派上大用场。

第二步:先礼后兵别冲动
先找财务或老板书面催告(发微信/邮件都要留痕),明确要求支付期限。去年有个做设计的姑娘,在催款邮件里写明如7日内未支付将申请劳动仲裁,结果第三天就收到工资。

第三步:找准部门别跑偏
劳动监察大队(电话12333)、劳动仲裁委、法院三个维权渠道。建议先向劳动监察投诉,他们有权直接责令公司付款。某外卖小哥通过监察大队,10天就追回2个月欠薪。

3个血泪教训教你避坑

教训1:口头承诺信不得
建筑工人老李听包工头说年底一次性结清,结果春节前老板跑路。切记:任何工资约定都要白纸黑字!

教训2:押证件坚决说不
某房产中介被扣押执业资格证,离职时被克扣3个月工资。记住:扣证件属于违法行为,可当场向劳动监察举报。

教训3:离职证明不能换
有公司威胁要工资就没离职证明,这是典型的唬人手段。法律规定离职证明只能写明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岗位等基本信息。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老板说用产品抵工资合法吗?
答:除非双方协商一致且产品价值不低于应发工资,否则违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五条明确要求工资必须以法定货币支付。

问题2:公司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
答:超过1个工资支付周期即违法。约定每月10日发薪,若11日未付就构成拖欠。有个程序员在第32天申请仲裁,成功拿到工资+50%赔偿金。

问题3:追讨工资效限制吗?
答:劳动仲裁时效1年,从应发工资之日起算。但有个特例——深圳某案例中,员工离职5年后发现公司少发奖金,因能证明持续追讨,最终维权成功。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