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可主张合同撤销_合同法适用情形解析
哪些情形可主张合同撤销?合同法适用情形解析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遇到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乘人之危五种情形时,当事人可以主张撤销合同。
一、合同撤销的五种"后悔药"情形
1. 被忽悠签的合同(欺诈):就像菜市场买山竹,老板说"个个包甜",回家发现全是烂的。如果对方故意隐瞒重要信息或编造谎言骗你签字,这合同就能撤销。
2. 被逼着签的合同(胁迫):比如开发商威胁"不签字就断你水电",或者有人拿隐私照片要挟你签协议。只要证明签字时受到人身或财产威胁,合同就作废。
3. 自己理解错了(重大误解):把镀金当纯金买,把普通茅台当生肖纪念版收。但注意!必须是影响交易决定的重大误解,且对方没主动说明才行。
4. 明显吃亏的合同(显失公平):花10万买了市值100万的古董,或者月薪3千却被要求赔偿30万违约金。关键看签约时是否处于明显弱势地位。
5. 趁火打劫的合同(乘人之危):家里急着用钱治病,对方趁机低价收购你家传字画。要证明对方利用你的急迫需要,且条件明显不合理。
二、撤销合同要注意的"三要三不要"
要快:发现被骗后1年内必须起诉,重大误解的只有90天犹豫期。就像网购退货有七天无理由,法律给的"后悔期"更短。
要证据:微信聊天记录、银行流水、证人证言都要留着。比如证明被威胁,可以保存录音;证明价格异常,需要市场价对比。
要专业:涉及房产或大额交易的,建议先咨询律师。就像去医院不会自己开刀,法律问题也别自己硬扛。
不要拖:继续履行合同可能被视为默认接受。比如发现房子漏水还继续装修,法院可能认为你放弃撤销权。
不要贪:撤销合同要返还所得,不能既留着东西又要赔偿。法律讲究公平,不会让人两头占便宜。
不要怕:遇到开发商、大公司也别怂。去年杭州就有购房者成功撤销开发商隐瞒抵押的买卖合同,挽回200万损失。
三、特殊场景下的撤销难题
网购买到假货:可以同时主张撤销合同+假一赔三。但要注意保存直播回放、商品详情页等电子证据。
婚介服务纠纷:承诺"保证结婚"的服务合同可撤销,因为婚姻自由不能买卖。上海法院曾判决退还8万元婚介费。
老年人被忽悠买房:子女要重点收集健康证明、销售话术等,证明老人签约时认知能力不足。去年北京就有成功案例。
相关问答FAQ
遭遇合同欺诈如何收集证据?
保留微信聊天记录(别删对话框)、电话录音(提前告知录音合法)、转账备注写明用途。比如买房时销售承诺学区,要把宣传单页和沟通记录都存证。
重大误解撤销合同有时间限制吗?
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误解之日起90天内必须起诉。比如签完租房合同3个月后才发现房子不能办营业执照,这时候已经超过期限了。
显失公平怎么证明?
需要同期市场价对比、专业评估报告、同类合同范本。比如疫情期间口罩卖天价,可以用政府指导价文件作证。
被胁迫签合同怎么报警?
立即打110并要求做笔录,哪怕暂时没立案也要拿到接警回执。之后去医院验伤(如有肢体冲突),这些都能成为关键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