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按合同法履行合同如何赔偿
《民法典》合同编规定,当一方未按约定履行合守约方有权要求赔偿损失。赔偿范围包括实际损失和预期利益损失,但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范围。操作中需要把握三个原则:实际损失填补原则、可预见性原则和减轻损失原则。
合同违约赔偿的五大核心知识点
1. 赔偿范围比你想的更广
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已支付的定金、垫付费用),还能主张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你订了100台机器准备转卖赚差价,对方违约不交货导致你损失利润,这部分差价就是可主张的预期利益。
2. 违约金≠赔偿金
合同里写的违约金可以直接主张,但实际损失超过违约金,还能要求补足差额。反过来,违约金过高(超过实际损失30%),违约方也可以请求法院调低。
3. 证据收集是关键
主张赔偿必须拿出证据链:合同原件、付款凭证、沟通记录、损失证明等。有个真实案例:甲方因乙方延期交房索赔,但因为没保留催告通知的快递单,少赔了30%损失。
4. 止损是法定义务
发现对方违约后,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损失扩大。租商铺被毁约,不能任由商铺空置,应及时另寻场地,否则扩大的租金损失自己承担。
5. 特殊情形处理
遇到疫情等不可抗力时,可以部分或全部免责,但要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是第三方原因导致违约,违约方仍需先赔偿,再找第三方追偿。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合同没写违约金条款还能索赔吗?
当然可以!违约金条款只是方便计算损失,没有约定照样能按实际损失索赔。去年有个建材供货案例,虽然合同没约定违约金,但买方因停工损失获得了180万赔偿。
问题2:对方耍赖说没钱赔怎么办?
三步走:先发律师函施压→申请财产保全→起诉后申请强制执行。有个老板通过冻结对方公司账户,最终拿回了230万欠款。
问题3:微信聊天算有效证据吗?
新规明确电子数据可作为证据,但要做好证据保全。建议重要沟通都要文字确认,必要时去公证处做聊天记录公证。
问题4:赔偿金额谈不拢怎么办?
先尝试调解(成功率约40%),不成再起诉。有个装修纠纷通过司法调解,3周就达成赔偿协议,比诉讼节省2个月时间。
问题5:过了诉讼时效还能起诉吗?
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一般是3年,但要时效中断技巧。通过发送催款函、对方部分履行等行为,可以让3年时效重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