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到期改签第三方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46条,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到期后不与劳动者续签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但企业要求员工改签第三方公司(如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动合同,这种操作是否合法需要分情况讨论:

1. 真实劳务派遣情形:若员工实际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未发生改变,仅改变签约主体,被认定为假派遣真用工,涉嫌违法
2. 合法业务外包情形:若企业将整个业务模块外包给第三方公司,员工需要重新签订合同并实际转换用工主体,则属于合法操作
3. 关键判断标准:是否改变实际用工关系、是否存在强迫改签、是否损害劳动者权益等

合同改签背后的那些事儿

最近老张遇到件烦心事——在公司干了5年,合同到期时HR拿着新合同找他:公司现在要和第三方合作,你得改签劳务公司合同,工资待遇不变。这种场景现在越来越常见,今天咱们就唠唠这背后的门道。

企业为什么热衷这波操作?

1. 省钱大法好:通过劳务派遣或业务外包,企业能把社保成本转嫁给第三方,特别是跨地区用工时,还能玩社保洼地的套路
2. 风险防火墙:工伤赔偿、劳动纠纷等直接甩锅给第三方公司
3. 灵活用工术:旺季大量招人、淡季轻松退人,完美避开无固定期限合同
4. 报表美容师:把正式工变派遣工,瞬间优化企业用工结构数据

打工人必须知道的保命指南

1. 工龄计算器:改签不代表工龄清零!最高法院司法解释,非因本人原因换签合同,工龄应当累计计算
2. 薪资防坑术:别信口头承诺,白纸黑字写清工资结构、绩效标准、调薪机制
3. 社保侦察兵:核对缴纳主体、基数是否合规,警惕按最低标准交的套路
4. 证据收集包:保存原合同、改签通知、工作记录等,关键时刻能救命
5. 拒绝权使用说明书:法律赋予你不同意的权利,企业不能以此为由不支付经济补偿

合同到期改签第三方劳动合同

资深HR不会告诉你的谈判技巧

案例:某互联网公司程序员小李,在改签合发现年终奖条款消失。他这么做:
1. 列出原合同所有福利条款
2. 要求第三方合同增加待遇不低于原标准的兜底条款
3. 谈判成功后要求三方签订补充协议
最终成功保住所有原有权益,还多拿了3个月工资作为改签补偿。

必看!5个高频问题解答

问题一:公司强制改签第三方合同,我能要赔偿吗?

当然可以!《劳动合同法》第87条,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企业以不改签为由终止合同,员工可以主张2N赔偿。

问题二:改签后工龄会清零吗?

大错特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46条明确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的,工龄应当合并计算。就算换了3个马甲公司,你的工龄依然有效。

问题三:拒绝改签会被辞退吗?

企业不能直接辞退!《劳动合同法》第40条,合同到期终止需要支付N倍经济补偿。员工不同意改签,企业终止合同需要支付补偿金,违法解除则要支付2N赔偿金。

问题四:如何判断是合法外包还是违法派遣?

记住三个关键点:
1. 管理权归属:外包公司自主管理员工才是真外包
2. 业务完整性:外包的应该是完整业务模块而非单个岗位
3. 生产资料归属:外包员工不应使用原单位的生产工具
改签后还是在原岗位、用原设备、受原领导管理,妥妥的违法派遣!

问题五:改签后薪资降低能维权吗?

必须能!《劳动合同法》第35条,变更劳动合同应当协商一致。企业通过改签合同变相降薪,可以主张:
1.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2. 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补足差额
3. 以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主张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