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离职赔偿几个月的工资

每次遇到被裁员或者解雇,打工人最关心的就是能拿多少钱走人。《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算;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你干了3年7个月,就能拿4个月工资。但是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直接翻倍!这个数字游戏咱们可得算清楚了。

这些隐藏条款让你多拿好几万

老王在互联网公司干了5年,月薪3万,被裁时HR说最多赔12万。结果律师一算账:老王所在城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是1万,按法律规定超过3倍部分(3万-1万×3=0)不计算,但老王实际工资没超过3倍,所以5年工龄应该拿15万!原来HR在玩数字游戏,差点坑掉老王3个月工资。

还有更绝的!公司没提前30天通知,除了经济补偿金还能多要1个月工资。要是碰上拖欠工资、没交社保这些情况,主动辞职也能拿赔偿金。这些隐藏条款就像游戏里的作弊码,用好了分分钟多拿好几万。

被离职赔偿几个月的工资

月工资到底怎么算?这些钱你肯定没算进去

小李月薪8000,年终奖拿了5万,被裁时公司只按基本工资算赔偿。这明显不合法!法律规定月工资是指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应得工资,包括奖金、津贴、加班费。不过有个封顶线——不超过当地社平工资3倍。小李所在城市社平工资8000,3倍就是24000,哪怕他月入5万,也只能按24000计算。

这里有个计算公式:(前12个月总收入÷12)×工作年限。偷偷告诉你,季度奖、年终奖、甚至报销款里的车补餐补,只要走工资卡的钱都算数!下次跟HR谈判记得带计算器。

被离职赔偿灵魂拷问TOP3

1. 试用期被辞退能要赔偿吗?

当然可以!只要不是员工自己搞砸(考核不合格),公司无故辞退试用期员工也要赔钱。干满1个月赔半个月工资,干2个月零1天就得赔1个月,这个冷知识90%的人都不知道。

2. 公司说N+1到底是啥意思?

这个黑话要拆开看:N是工作年限对应的月数,1是代通知金。重点来了!只有三种情况适用N+1:医疗期满不能工作、不能胜任经培训仍不行、客观情况重大变化。普通裁员根本用不着+1,别被HR忽悠了。

3. 赔偿金要交税吗?

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内的部分免税,超过部分要缴个税。你所在城市社平工资8000,免税额度是288000(8000×3×12),只要赔偿金不超过这个数,揣进口袋的都是纯收入。

4. 公司威胁不给离职证明怎么办?

直接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举报!法律规定就算有纠纷,公司也必须开离职证明。要是因为这个影响你找新工作,还能要求赔偿失业损失。记住,离职证明是尚方宝剑,谁都不敢扣着不给。

5. 劳动仲裁会不会留下案底?

完全不会!仲裁记录只有当事人和公司能查,不影响考公务员、贷款、出国。相反,很多公司怕留下仲裁记录,你一申请立案他们就怂了。该出手时就出手,自己的血汗钱得自己争取。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