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返聘辞退有补偿吗

现行法律规定,退休返聘人员被辞退一般没有法定经济补偿!因为退休返聘属于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不受《劳动合同法》保护。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返聘协议本质上属于劳务合同,适用《民法典》合同编规定,企业只需按协议约定处理解约事宜。

一、退休返聘和普通员工到底有啥区别?

很多叔叔阿姨以为返聘就是继续上班,和年轻人待遇应该一样。其实这里有个关键区别:劳动关系变劳务关系。举个真实案例:张阿姨55岁退休后被原单位返聘,干了3年后公司突然要裁员,直接通知她下周不用来了。她想要3个月工资补偿,结果被公司拒绝。法院最终判决:返聘协议未约定解约赔偿条款,企业无需支付补偿。

退休返聘辞退有补偿吗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返聘人员有两大特征: 1. 已开始领养老金(法律关系终止标志) 2. 不交社保只签劳务协议 这种情况下,企业解约既不用提前30天通知,也无需支付N+1补偿。

二、这5种特殊情况有补偿

别急着灰心!在以下场景中,返聘人员仍有机会争取权益:

情况1:协议写明解约赔偿 劳务合同里明确写着提前解约需支付1个月工资作赔偿,企业必须履约。建议签协议时重点看解约条款。

情况2:遭遇就业歧视 因年龄大被辞退,可以说您这岁数该回家带孙子了,这种情况构成侵权,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情况3:工伤事故 返聘期间发生工伤,企业仍需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赔偿,这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隐藏条款!

情况4:拖欠劳务报酬 工资、奖金等被恶意拖欠,可直接起诉要求支付,还能要逾期利息。

情况5:企业重大违约 承诺月薪8000实际只发5000,或者擅自变更工作内容,可主张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三、过来人教你3招自保秘诀

1. 白纸黑字签协议 别相信口头承诺!务必写明工作内容、报酬、解约条件。见过最聪明的阿姨,在合同里加了条:甲方提前解约需支付未履行期间报酬的50%。

2. 保留工作证据 工资条、工作邮件、排班表都要保存,曾有案例靠微信聊天记录证明存在劳务关系。

3. 买份意外险 建议和企业协商购买商业保险,一个月几十块就能保10万意外伤害,比扯皮强得多。

四、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返聘必须签合同吗?不签会怎样? 答:法律不强制签书面协议,但不签合同风险极大!出现纠纷时难以举证,建议务必签订书面劳务协议。

问题2:被辞退能要赔偿吗? 答:除非协议有约定,否则一般不能要经济补偿。但可争取结清工资、报销等费用。

问题3:企业不签合同也不买保险合法吗? 答:劳务关系下是合法的,但建议购买意外险,可通过协商让企业承担保费。

问题4:返聘期间受伤算工伤吗? 答:不能认定工伤,但可依据《民法典》第1192条要求企业按过错比例赔偿。

问题5:返聘纠纷该找哪个部门? 答:直接去法院起诉!劳动仲裁不管劳务纠纷,别白跑冤枉路。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