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被辞退可以拿到三期的赔偿吗

《劳动合同法》第42条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5条,孕期、产期、哺乳期(简称三期)女职工享受特殊保护。除非存在严重违纪等特殊情形,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者有权主张2N赔偿金(即工作年限×月工资×2)及三期工资损失。若孕期被违法辞退,劳动者可以主张经济赔偿金和三期待遇补偿。

遭遇职场歧视?这些法律武器要握紧

最近有位粉丝私信我:怀孕5个月被公司找理由辞退,人事说最多给N+1,我该怎么办?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很多企业以为给点补偿就能打发孕妇,殊不知已经踩了法律红线。

去年处理过一个真实案例:90后宝妈小张在孕6个月时,公司以架构调整为由解除合同。她坚持维权,最终仲裁委判决公司支付:

1. 违法解除赔偿金8万元(2×4年平均工资)
2. 孕期至哺乳期结束的工资差额12万元
3. 未休产假工资3.6万元
总金额超过23万!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法律对三期女职工的保护力度远超想象。

孕期被辞退可以拿到三期的赔偿吗

三步走维权攻略,拿回属于你的赔偿

第一步:固定证据链。保存好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辞退通知、孕检记录、工作交接记录等,记得用公司邮箱发送的辞退邮件要立即公证。

第二步:多渠道投诉。先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处理更快),准备劳动仲裁材料。涉及社保断缴的,别忘了一并向社保局投诉。

第三步:专业律师助攻。赔偿金计算、三期工资标准、精神损害赔偿等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劳动法专业律师。北京某区统计显示,有律师代理的案件平均获赔金额提高47%。

这些赔偿陷阱,准妈妈千万要避开

误区1:协商离职拿N+1最划算
大错特错!是公司主动提出协商解除,三期女职工本就可以主张2N+三期工资,接受N+1等于自动放弃数十万权益。

误区2:过了仲裁时效只能认栽
劳动仲裁时效1年是从解除合同之日起算,但三期工资可以主张到哺乳期结束。曾有案例女职工在孩子2岁时才申请仲裁,仍然获赔哺乳期工资。

误区3:没签劳动合同难维权
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群聊天记录等都能作为证据。杭州就有未签合同孕妇获赔14个月双倍工资的判例。

常见问题解答

公司不承认辞退,逼我主动辞职怎么办?

切记不要提交辞职报告!可通过录音、微信记录等方式取证,继续正常上班。若被取消门禁、移除工作群,立即报警并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存续。

试用期怀孕被辞退能获赔吗?

关键看是否符合录用条件。若公司不能证明你不胜任工作,仅以怀孕为由解除合同,仍需支付赔偿金。上海某外企试用期孕妇就曾获赔6万元。

三期赔偿包含社保吗?

除了经济补偿,公司必须补缴社保至哺乳期结束。生育津贴、产检费用、生育医疗费等都依赖社保缴纳,这部分损失也可主张赔偿。

协商解除协议怎么写才有效?

必须明确记载经公司提出协商一致解除,并列明三期赔偿明细。切忌签署因个人原因离职等表述,否则被认定为自愿辞职。

哺乳期又被辞退怎么处理?

哺乳期同样受三期保护,赔偿计算截止到婴儿满1周岁之日。除了2N赔偿金,还可以主张哺乳期工资、未休年假工资等,总额比孕期辞退更高。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