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职工单位能辞退嘛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和《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至三十六条规定,工伤职工在医疗期内、劳动能力鉴定期间以及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但职工存在严重违纪、被追究刑事责任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即便发生工伤,单位仍可依法解除劳动关系。简而言之:工伤≠免死金牌,但单位辞退必须符合法定条件!

工伤职工被辞退的5种典型场景

1. 医疗期内强行辞退:老张在工地摔伤住院,公司以岗位空缺太久为由让他走人。这种情况明显违法!工伤医疗期为12-24个月,期间单位不仅不能辞退,还要照发工资、缴纳社保。

2. 劳动能力鉴定前裁员:小王工伤后还在等鉴定结果,老板却通知他公司效益不好,你明天不用来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出来前,单位无权解除合同,否则需支付双倍赔偿金。

3. 丧失劳动能力后被踢出局:李姐因工伤被鉴定为五级伤残,单位直接发《解除通知》。这属于违法解除!五至十级伤残职工有权要求安排适当工作,除非本人提出离职或合同到期。

工伤职工单位能辞退嘛

4. 协商解除玩套路:公司忽悠工伤员工签《自愿离职协议》,声称签了马上拿补偿。这种情况构成欺诈!工伤职工即便协商离职,也应获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法定赔偿。

5. 合法辞退的例外情况:老赵工伤期间盗窃公司财物,有监控录像为证。这种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单位可以合法解除合同且无需赔偿。

工伤职工必知的3大维权武器

武器一:留存证据链 保存工伤认定书、医疗记录、工资条、考勤表、谈话录音,甚至工作群聊天记录。曾有案例因员工保留了一条老板说养不起伤残员工的微信,仲裁裁决赔偿12万元。

武器二:精准计算赔偿 以十级伤残为例,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工资(原待遇不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7个月工资)、离职时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合计约12个月社平工资)。总赔偿达到20万元+。

武器三:把握维权时效 劳动仲裁申请要在离职后1年内提出,超过时效丧失胜诉权。建议被违法辞退后立即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准备仲裁材料。

常见问题解答

1. 工伤医疗期间单位能停发工资吗?

不能!法律规定停工留薪期工资需按受伤前标准发放。单位只发基本工资或最低工资,可要求补差额并加付50%-100%赔偿金。

2. 工伤后不能胜任原工作,单位能调岗降薪吗?

调岗可以,降薪违法!电工伤残后无法爬高,单位可调整为仓库管理员,但薪资不得低于原岗位的80%,否则属于变相逼退。

3. 工伤复发被辞退怎么办?

工伤复发享受同等医疗期保护。单位在复发治疗期间辞退,需支付赔偿金+复发治疗期间工资+剩余工伤待遇,总成本比留着员工更高。

4. 签了离职协议还能要工伤赔偿吗?

关键看协议内容!协议中明确放弃工伤待遇,无效;但已列明赔偿项目且金额合理,被认定有效。建议签字前务必咨询专业律师。

5. 劳务派遣员工工伤会被退回吗?

用工单位不能直接退回,需由派遣单位重新安排岗位。派遣单位借机解除合同,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还要承担工伤保险待遇差额。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