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工未签合同找谁赔?用工单位VS派遣公司的责任划分

劳务派遣工未签合同找谁赔?责任划分一次说清

劳务派遣工没签合同该找用工单位还是派遣公司索赔?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8条和92条规定,派遣公司必须与劳动者签2年以上合同,如果没签,劳动者可以直接向派遣公司主张双倍工资。但用工单位要是明知没合同还继续用工,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劳务派遣工未签合同找谁赔?用工单位VS派遣公司的责任划分

劳务派遣里的"三角关系"水有多深

劳务派遣就像谈恋爱——派遣公司是媒人,用工单位是约会对象,劳动者就是被介绍的你。按法律规定,媒人必须给你名分(签合同),约会对象只需要支付"约会费用"(工资)。但要是媒人不给名分,约会对象装傻充愣,这俩都得负责任!

现实中常见套路是:派遣公司玩消失,用工单位装无辜。小王在某国企干了3年保洁,工资都是国企发的,但合同一直没签。离职时才发现自己属于某皮包派遣公司,这时候可以同时起诉国企和派遣公司,因为国企作为实际用工方,有义务审核劳务派遣资质。

证据收集比你想的更重要

有个案例特别典型:外卖小哥穿着平台制服工作2年,最后发现没签合同。法院判平台和外包公司共同赔偿,关键证据就是工牌、工资转账记录、排班表。记住这3个黄金证据:

1. 银行流水备注"工资"(证明谁在发钱)
2. 带公司logo的物料(工服、出入证等)
3. 工作安排记录(排班表、工作群聊天记录)

用工单位的5个危险操作

很多企业觉得用派遣工能甩锅,但下面这些操作分分钟让你赔钱:

1. 让派遣工干正式工岗位(违反"三性"原则)
2. 直接进行考勤管理(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3. 工作满6个月不转正(可能被认定非法派遣)
4. 使用多家派遣公司轮换签约(涉嫌规避劳动合同)
5. 参与薪资谈判(证明实际用工关系)

维权实操指南

发现没签合同别急着撕破脸,先做这3步:

1. 悄悄收集证据(拍照、录屏、备份聊天记录)
2. 要求出具书面用工说明(最好通过邮件或微信)
3. 先找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比仲裁更快拿到结果)

有个冷知识:用工单位如果没劳务派遣许可证,可能直接被认定劳动关系。之前某银行用了没资质的派遣公司,最后被判直接与员工签无固定期限合同。

相关问答

劳务派遣没签合同可以申请双倍工资吗?

当然可以!法律规定未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派遣公司)要支付最多11个月双倍工资。如果用工单位有过错,可以要求连带赔偿。

派遣工如何证明实际用工单位责任?

重点收集工资发放记录、考勤打卡记录、工作指令证据。比如用工单位主管直接给你安排工作的微信记录,这类证据能让用工单位无法甩锅。

劳务派遣工没合同能主张经济补偿吗?

如果因没签合同被迫离职,可以要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计算方式:工作满1年给1个月工资,同时还能主张未签合同期间的双倍差额。

用工单位需要为派遣工买社保吗?

不用但可能要!原则上由派遣公司买社保,但如果用工单位存在"反向派遣"(让原有员工改签派遣合同),就可能被要求补缴社保。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