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不能辞退女职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在以下情形享有特殊保护,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1)孕期、产期、哺乳期(简称三期);2)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3)疑似职业病诊断观察期间;4)因工伤丧失劳动能力;5)担任工会委员或职工代表期间。企业若强行辞退,面临2倍经济赔偿金甚至行政处罚。

这5种情况辞退女职工,企业一告一个准

场景一:怀孕被劝退?直接举报!

小张入职一年后发现怀孕,领导暗示她主动辞职,还扣发绩效工资。这种情况明显违法!企业不仅不能辞退,还应减少工作量、避免安排夜班。遭遇刁难,保留工资条、聊天记录,直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场景二:哺乳期结束就被炒?玩文字游戏行不通

有公司以为哺乳期结束就能随意裁员,结果赔了8个月工资。法律规定哺乳期结束后仍需继续履职的(如续签合同未完成),企业仍不能随意解除合同。某企业曾因员工哺乳期结束后第3天发解聘通知,被判赔偿12万元。

什么情况下不能辞退女职工

场景三:医疗期强行辞退?小心双倍赔偿

李女士癌症化疗期间收到《解除通知书》,法院判决公司支付24个月工资赔偿。医疗期长短工龄计算,最短3个月最长24个月。企业若在此期间解除合同,需支付2N赔偿金。

女职工必知的4个维权锦囊

1. 保留所有工作痕迹:考勤记录、工资单、工作交接单等至少保存2年 2. 遭遇口头辞退时坚持上班:要求公司出具书面解除通知 3. 学会三步取证法:录音时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保存邮件/微信记录,找同事作证 4. 维权成本并不高:劳动仲裁免费,诉讼费10元,律师可申请法律援助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试用期怀孕能被辞退吗?

不能!某互联网公司试用期员工怀孕后被辞退,最终获赔3.2万元。试用期员工同样受《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保护,企业以怀孕为由解除合同均属违法。

问题2:哺乳期结束后多久可以辞退?

需满足法定条件。若哺乳期结束后合同未到期,企业仍需证明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9条情形(严重违纪等)才能解除。某外企员工哺乳期结束半年后被裁员,因程序违规赔偿9个月工资。

问题3:企业经济性裁员能裁三期女职工吗?

绝对禁止!《劳动合同法》第41条,经济性裁员应当优先留用三期女职工。某制造业裁员案件中,因裁撤5名孕妇被罚38万元。

问题4:协商解除合同后能反悔吗?

分情况。若协议中明确注明已知晓怀孕且自愿解除,一般不能反悔。但若企业隐瞒法律后果诱骗签字,可申请协议无效。建议签字前务必咨询专业律师。

问题5:被辞退后还能要回岗位吗?

可以主张恢复劳动关系。上海某银行女职工胜诉后,不仅拿回岗位,还获赔仲裁期间的全额工资。但实际操作要考虑岗位是否存在、是否已找到新工作等因素。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