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赔偿金的计算标准

劳动赔偿金的计算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47条,劳动赔偿金(即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为:月工资×工作年限。这里的月工资指劳动者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包含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工作年限满1年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按0.5年计算。月薪8000元、工作3年7个月,赔偿金就是8000×4=32000元。但要!月工资超过当地社平工资3倍,最高只能按3倍计算且年限不超过12年。

老板最怕你懂的5个赔偿金秘密

秘密一:年终奖也算进月工资!很多人以为基本工资才是计算基数,实际上年终奖、季度奖都要平摊到12个月里。小王月薪5000,但去年拿了6万年终奖,实际月平均工资就是(5000×12+60000)÷12=10000元。

秘密二:工作超15年反而吃亏?法律规定超过社平工资3倍的高收入者,最多只能算12年工龄。老张月薪3万(当地社平工资8000元),工作了20年,赔偿金只能是8000×3×12=28.8万,而不是3万×20=60万。

秘密三:被迫辞职也能拿钱!公司拖欠工资、不交社保,你主动辞职照样能要赔偿金。有个真实案例:员工因公司连续3个月只发半薪而辞职,法院判赔12个月工资。

劳动赔偿金计算5大常见问题

问题一:离职前12个月请过长假,工资怎么算?

病假期间工资低于正常水平的,按实际发放的工资计算。但公司恶意在裁员前调岗降薪,可以主张按正常出勤工资计算。小李被调岗后月薪从1万降到5000,离职前一个月才恢复原岗,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仲裁按原工资标准计算。

问题二:月工资包含加班费吗?

法律规定必须包含!很多公司会故意拆分基本工资和加班费,但最高法院明确过: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加班工资属于劳动报酬的组成部分。小陈每月固定加班费2000元,这2000元必须计入月平均工资。

问题三:工作6个月零1天怎么算年限?

记住这个口诀:超6天就算多0.5个月!工作6个月零7天,按0.5年计算;工作6个月零25天,则按1年计算。有个极端案例:员工工作11个月29天,公司拖到第12个月才辞退,结果要多赔1整年工资。

问题四:赔偿金要交税吗?

超过当地年平均工资3倍的部分才要交税!某地年平均工资8万,赔偿金24万以内免税,超过部分按20%征税。老刘拿到30万赔偿金,6万需要缴税,实际到手28.8万。

问题五:公司注销了还能索赔吗?

可以!股东要在认缴出资范围内承担责任。去年有个典型案例:公司注销后,7名员工通过起诉股东,成功拿到总计86万赔偿金。记得保留工资条、社保记录等证据,就算公司跑路也有办法追偿。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