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的12种情形
《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合同无效的12种情形包括: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2.虚假意思表示(如阴阳合同);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4.违背公序良俗;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6.格式条款显失公平(霸王条款);7.重大误解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8.欺诈手段订立合同;9.胁迫手段订立合同;10.显失公平的合同;11.非法垄断技术或限制竞争;12.造成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无效。这些情形分别对应《民法典》第144条、146条、153条、154条等条款,构成合同自始无效的法律后果。
签合同踩这些雷区,你的钱打水漂!
小明去年给8岁儿子买了台两万的游戏电脑,结果卖家咬定钱货两清,这事儿能成吗?当然不成!这就是典型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合同无效的情形。法律保护的不只是小孩,更是在维护交易秩序。
最近有个朋友做代购,和上家签了份进口化妆品无需报关的协议,结果被海关查了个底朝天。这种明显违反海关法的合同,从一开始就是废纸一张。记住,合同再完美,只要碰了法律红线,就像沙滩上盖大楼——早晚得塌。
更隐蔽的是那些表面合法实则肮脏的交易。老王和开发商签的拆迁补偿协议,私下约定多赔三套房但要逼走隔壁老李。这种恶意串通的合同,就算盖着大红章,被揭穿后照样作废。法律的眼睛,可比咱们想象得毒辣多了!
合同无效常见问题答疑
1. 口头约定算不算合同?无效吗?
口头合同也是合同!但想要主张无效更麻烦。你跟装修工人口头约定用劣质材料,虽然合同因违法无效,但没书面证据就吃哑巴亏。记住:重大事项还是白纸黑字靠谱,手机录音也算证据哦!
2. 合同部分条款无效会影响整体吗?
这就得看毒条款有多要命了。像健身房的会员猝死概不负责条款无效,但其他正常服务条款仍然有效。但是借贷合同约定的36%高利息,整个利息条款都被推翻。法律讲究毒树之果原理,关键看无效条款是不是合同核心。
3. 签了无效合同怎么要回钱?
赶紧收集证据是王道!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证人证言一个都不能少。去年有个案例,买家发现二手房是凶宅起诉合同无效,靠的就是中介聊天记录和邻居证词。记住:合同无效后要返还财产,但过错方还要赔偿损失。
4. 怎么避免签无效合同?
教你三招防身术:①查对方资质(企查查就能搞定);②关键条款用粗体标红;③找专业律师做合规审查。有个创业者就是在签对赌协议前花2000块做了法律咨询,成功避开三个无效条款陷阱。
5. 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有啥区别?
简单说就是死刑和死缓的区别。无效合同像确诊癌症——直接完蛋;可撤销合同像良性肿瘤——一年内不切除才失效。被欺诈签的合同,你可以在知道真相后一年内选择撤销,但超过期限就只能认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