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怎么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论哪方先提出解除意向,只要双方达成合意并签署书面协议,就能合法终止劳动关系。特别提醒:协商解除的关键在于双方自愿和书面确认,建议全程保留微信、邮件等沟通记录,避免后期产生纠纷。

手把手教你协商离职的5个步骤

第一步:找对谈话时机
别在项目deadline前夜突然提离职,也别在领导挨批后撞枪口。建议选择周五下午这类相对轻松的时间段,提前准备好离职原因的话术,王总,这两年跟着您学到很多,现在有个职业发展机会想和您商量...

第二步:准备谈判筹码
整理好工作交接清单,主动提出带新人过渡期。手里有客户资源或核心技术的,可以适当展示专业态度:这个项目的关键节点我都做了流程图,后续小李接手的话我可以协助培训3天

辞职怎么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步:签署解除协议
重点确认三个条款:①工作日 ②工资结算方式 ③竞业限制约定(如有)。遇到过某员工口头谈好月底离职,结果公司拖延工资,靠微信聊天记录才维权成功。

第四步:办理离职手续
别小看离职证明!去年有程序员因没拿证明,新公司背调遇阻。建议当天带走:离职证明、社保转移单、年假折算凭证。记得清空电脑隐私文件,但别删工作资料——某销售经理删客户资料被索赔的案例要引以为戒。

第五步:优雅退场
退工作群前发段感谢语,保留领导同事私人微信。前同事是未来客户,前领导是下家背调对象。某设计师离职时给每人手写感谢卡,三个月后收到前上司推荐的新工作机会。

必须避开的3个法律雷区

雷区1:签空白协议
某公司让员工先签字的协商解除协议,事后补填因个人原因离职,导致无法申领失业保险。切记所有条款必须现场填写完整!

雷区2:口头承诺
人事说年终奖照发却没写进协议?某员工损失2万元奖金。记住:所有约定必须白纸黑字!

雷区3:匆忙签字
仔细检查协议中是否有双方再无争议等条款。某案例显示,签完字才发现公司少算加班费,却因协议条款无法追讨。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协商解除必须提前30天通知吗?
不需要!这是协商解除的最大优势。只要双方达成一致,第二天就能走人。但要协议中必须明确约定离职日期。

问题2:公司要求支付违约金合法吗?
分两种情况:①普通岗位要求违约金违法 ②接受过专项培训并签订服务期协议的情况,需按未履行年限比例赔偿。公司花3万元送你去培训,约定服务3年,工作1年后离职需赔2万元。

问题3:协商解除能有经济补偿吗?
看谁先提出!是公司主动协商,应按N+1标准补偿;是员工先提,没有补偿。但谈判时可以争取:某外企员工通过承诺完成项目交接,成功争取到2个月工资补偿。

问题4:离职证明不给开怎么办?
直接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合同法》第50条,不开证明可要求赔偿损失。上海某案例中,公司拖延开具证明导致员工错失offer,最终被判赔3个月工资。

问题5:协商解除后能反悔吗?
协议签字即生效!除非能证明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某员工签完协议后悔,以当时没看清条款为由起诉,因无法举证最终败诉。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