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节假日后离职工资怎么算

法定节假日后离职工资怎么算

最近收到不少小伙伴咨询:国庆后离职,假期工资还能拿吗?春节后辞职,带薪假怎么算?别急!今天从法律角度一次性讲透这个问题!《劳动法》第44条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7条,只要员工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处于劳动关系存续状态(哪怕节后离职),企业必须按正常出勤支付工资。简单说,哪怕你中秋节后第一天提离职,中秋当天的工资也必须发!

一、离职前必知的工资核算潜规则

张三10月7日正式离职,而10月1日-3日属于国庆法定假。这时候他的工资会分成两部分: ① 9月1日-9月30日实际出勤工资:按实际工作天数计算 ② 10月1日-10月3日法定假工资:哪怕10月4日-7日没上班,这3天必须全额发! 举个真实案例:杭州某员工春节后离职,公司以未参与节后工作为由拒发春节3天工资,最终劳动仲裁判决公司补发+赔偿!

二、5种特殊场景工资计算指南

场景1:离职当月只上1天班+3天假期 李四10月8日入职新公司,10月25日离职,但10月有1天重阳节假。他的工资=实际工作17天工资+1天法定假工资,企业不能以工作时间短扣除假期工资。 场景2:离职时还有未休年假 王五在春节前离职,但还有2天年假未休,企业要么安排休假,要么按3倍日薪折算补偿。但!法定节假日和年假是两码事,不能互相抵扣。

三、90%人踩过的4个大坑

坑1:HR说离职当月不满勤不发假期工资 这是典型的违法行为!哪怕只上半天班,只要在职期间包含法定假,就必须发对应天数工资。 坑2:用调休冲抵法定假 曾有公司让员工节后离职时用周末加班调休换走国庆工资,结果被罚双倍工资!记住:法定假不可用调休替代!

四、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离职当月刚好有端午节,但请假了还发工资吗? 答:照发不误!法定假与请假无关,只要劳动关系存续,请假也不影响假期工资。 问题2:中秋和国庆重叠怎么算? 答:中秋国庆连放8天,法定假仍是4天(中秋1天+国庆3天)。离职时这4天必须单独计算工资,不能按普通休息日处理。

五、3步搞定离职工资核对

第一步:圈出离职当月的法定假日历 通过国务院办公厅官网查证日期,避免企业模糊处理。 第二步:核算应发工资公式 总工资=(实际出勤天数+法定假天数)×日薪标准 第三步:留存考勤证据 离职前下载电子考勤记录,截图保存工资条,必要时可录音沟通记录。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