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离职过年期间算工资么

只要你在春节假期期间仍处于在职状态,即使年后离职,过年期间的工资也必须算!《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法定节假日(如春节)属于带薪假期,无论员工后续是否离职,只要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享受了假期,企业就必须依法支付工资。哪怕你正月初七上班当天提交离职申请,从初一到初七的春节假期工资也一分不能少!

年后离职,你的工资到底怎么算?

很多人担心年后离职会被公司扣掉过年工资,其实关键在于离职日期和春节假期的重叠关系。举个例子:

年后离职过年期间算工资么

公司春节放假7天(含3天法定假+4天调休),你计划2月20日离职:

  • 春节假期在2月10日-2月17日,而你的离职日期在2月20日,则整个春节假期的工资都应正常发放。
  • 你在2月5日已离职,但公司春节放假从2月10日开始,则你无法享受假期工资。

重点来了:哪怕离职时春节假期还没结束,只要你的劳动合同关系覆盖了部分假期,对应的天数就必须算工资!你2月15日离职,而春节放到2月17日,那么10日-15日的工资仍要支付。

年后离职最容易踩的3个坑

坑1:公司说没上班就不发工资

错!春节法定假期是带薪休假,不上班也要发工资。公司用你年后都要走了,过年没干活凭什么发钱这种理由,直接搬出《劳动法》第五十一条怼回去!

坑2:用年终奖抵扣春节工资

有些公司会把年终奖说成是提前发的过年工资,但年终奖属于福利,和法定工资是两码事。劳动合同或公司制度中明确约定了年终奖,公司不能单方面用它来抵工资。

坑3:拖延工资结算时间

离职时工资必须一次性结清!很多公司会拖到次月发薪日,但《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解除时,企业应在解除当天结清工资。过年期间的工资哪怕只有三天,也有权要求当场结算。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春节加班后离职,还能要三倍工资吗?

当然可以!只要你加班时在职,哪怕加班后第二天就离职,公司也要按法定标准支付3倍工资。建议保留加班通知、考勤记录等证据,离职时一并主张权利。

问题2:离职交接期间赶上春节,算工资吗?

算!只要没正式办理离职手续,哪怕你在摸鱼等离职,企业也要支付工资。甚至公司要求你春节后回来交接,期间假期工资照发不误。

问题3:公司说自动离职不给工资合法吗?

不合法!即使是员工自离,公司也必须支付实际工作天数+已享受假期的工资。公司扣发,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一投一个准。

问题4:春节后离职,年终奖还能拿吗?

看情况!年终奖明确与绩效考核挂钩,且你已完成全年工作,即便年后离职也应获得。但若公司规定发放日在职才能领取,通过仲裁争取(近年多地判例支持员工)。

问题5:过年用年假,离职时会扣钱吗?

不会!提前休完年假再离职是合法操作。离职时已多休年假,公司只能扣除多休天数的工资,但春节属于法定假,与年假无关。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