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假日离职算几天薪资

《劳动法》第44条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9条,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依法享受带薪休假。即便在离职当月未实际工作,只要劳动合同关系覆盖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仍需按正常出勤支付该日工资。9月30日离职的员工,若10月1-3日为法定假日,则这3天工资必须纳入离职结算,因为劳动关系在9月30日终止,未覆盖10月假期。计算公式为:月工资基数÷21.75×法定假天数。

离职遇到法定假,工资到底怎么算?

最近收到很多粉丝私信问:老王啊,我要是赶在国庆前一天离职,公司该不该给我发三天假期的钱?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讲讲这事儿。

举个真实案例:去年有个程序员小张,9月28号办完离职手续,结果公司死活不肯给10月1-3号的工资。小张直接拿着劳动合同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公司不仅补发了工资,还被罚了5000块。这事儿说明啥?法律是实实在在保护咱们劳动者权益的!

这里有个关键知识点:21.75天的秘密。劳动法规定月计薪天数是21.75天,不是30天也不是22个工作日。月薪8000块,日薪就是8000÷21.75≈367.8元。要是离职当月包含2天法定假,公司就得补你735.6元。

法定假日离职算几天薪资

特别提醒准备跳槽的朋友:一定要盯着HR把离职日期写清楚。曾有个姑娘10月7号才交离职申请,但系统里离职日期被写成9月30号,结果损失了7天工资,后来打官司折腾了半年才要回来。

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离职当天是法定假,工资怎么算?

这种情况属于带薪休假!国庆当天(10月1日)离职,当天虽未实际工作,但公司必须支付全天工资。劳动法明确规定法定假日本身就是带薪的,跟你上不上班没关系。

问题2:离职后补班工资要给吗?

分情况!补班日在离职前,必须算工资;补班日在离职后,则不用。9月离职,国庆后的10月7日补班,这个补班日就不属于你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了。

问题3:公司说自动放弃假期合法吗?

纯属忽悠!法定假日是法律强制规定的带薪休假,任何要求放弃的协议都无效。遇到这种情况,直接保存微信记录、邮件往来,这些都是劳动仲裁时的铁证。

问题4:月薪包含法定假工资吗?

必须包含!有些无良公司会说工资里已经包含所有假期费用,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正规做法是单独列出法定假薪资,遇到这种公司建议直接12333举报。

问题5:离职时公司不支付怎么办?

五步维权法:①保留劳动合同和考勤记录 ②书面催要(一定要留证据)③拨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 ④申请劳动仲裁(完全免费)⑤必要时法院起诉。仲裁时效是一年,越早行动越有利。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