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岗结束后辞职有赔偿吗

待岗结束后辞职有赔偿吗

《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46条规定,企业安排的待岗行为存在违法情形(未按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拖欠工资、未缴纳社保等),劳动者在待岗结束后主动辞职,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若待岗程序合法(如因企业经营困难协商一致待岗),员工主动辞职则一般无法获得赔偿。能不能拿赔偿,关键看公司待岗是否合法!

一、待岗不是公司想搞就能搞

很多打工人一听待岗就慌了,以为公司随便发个通知就能让自己回家休息。其实法律规定,待岗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企业经营出现严重困难(停工停产),或者与员工协商一致。公司单纯为了逼你辞职而强制待岗,这属于违法变更劳动合同!

举个真实案例:杭州某电商公司因业务调整,单方面通知20名员工待岗半年,期间只发最低工资的70%。员工集体申请劳动仲裁,最终法院认定公司待岗理由不充分,需补发工资差额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这4种情况辞职能拿钱

情况1:待岗期间工资没给够
法律规定,待岗第一个月需按原工资支付,次月起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70%。公司连最低标准都没达到,你辞职时可以直接要N倍经济补偿。

情况2:社保公积金断缴
有粉丝私信说待岗半年公司停缴社保,导致他看病无法报销。这种情况收集好缴费记录,辞职时不仅能要补偿,还能要求公司补缴。

情况3:待岗时间超长待机
见过最离谱的公司让员工待岗2年!待岗期远超合理期限(不超过6个月),员工可以主张公司变相解除劳动合同,要求支付2N赔偿金。

情况4:被安排待岗后调岗降薪
公司让待岗后又通知你去外地岗位,不同意就辞退?这是典型的套路,记得保存调岗通知,辞职时主张被迫离职补偿。

三、必学的3个维权姿势

姿势1:书面拒绝待岗通知书
收到待岗通知别傻等着,7天内用EMS发《异议函》,写明不同意单方面待岗安排,这一步能固定公司违法证据。

姿势2:每天按时打卡上班
曾有员工被待岗后坚持到公司拍摄打卡视频,仲裁时公司无法证明停工事实,反而赔了双倍工资。

姿势3:找准时机提被迫离职
收集完拖欠工资、未缴社保等证据后,用《被迫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书面通知公司,记得用EMS寄送并录像留存。

常见问题解答

1. 待岗期间找到新工作,能要赔偿吗?

可以!只要公司存在违法行为,哪怕你已入职新公司,依然能主张原公司的经济补偿金。但不要签署《自愿待岗协议》这类文件。

2. 待岗后公司要求培训考试怎么办?

警惕培训式逼退!培训内容与岗位无关,或设置不合理考核标准,可视为变相解除劳动合同,收集培训通知、考核记录等证据维权。

3. 待岗期间怀孕能获得更多赔偿吗?

绝对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公司在孕期安排待岗属于违法行为,可主张孕期工资差额+经济补偿金+精神损害赔偿,三倍暴击让公司后悔莫及。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