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继续上班赔偿金怎么算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员工因工受伤后即使继续上班,仍有权获得工伤保险待遇。赔偿金主要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补助金等。若工伤导致劳动能力下降,即使员工继续在原岗位工作,也可伤残等级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10级伤残对应7-27个月本人工资)。若后续因伤情加重离职,还可申请伤残津贴或就业补助金。赔偿计算核心在于伤残等级鉴定和本人工资基数,与是否继续工作无直接关联。

工伤后继续上班,这4种钱你漏拿了!

很多工友以为继续上班=放弃赔偿,其实大错特错!老张在机械厂被砸伤手指,治疗后返岗工作,结果只拿到医疗费。实际上他漏掉了:

1. 停工留薪期工资:治疗恢复期间(最长12个月),单位需按月发原工资。

2. 伤残补助金:老张被鉴定为10级伤残,应拿7个月工资(月薪5000元,就有3.5万元)。

工伤后继续上班赔偿金怎么算

3. 后续医疗费:返岗后旧伤复发,治疗费用仍由工伤保险报销。

4. 就业补助金:老张未来辞职,还能再拿4个月平均工资(标准各地不同)。

提示:千万别因为还能上班就放弃做伤残鉴定!哪怕是手指骨折,也评上10级伤残。

真实案例:上班3年不知道能索赔,血亏8万元!

外卖员小李送餐途中摔伤,休息2个月后继续跑单。公司只给报销了医药费,3年后离职时才听说能拿伤残补助金。但已超过1年工伤认定时效,白白损失8万多!这类悲剧常因两个误区:

误区1:能上班说明伤得不重→错!伤残等级器官损伤程度评定,与是否返岗无关。

误区2:过了治疗期就不能索赔→错!工伤认定时效从受伤之日起算1年,与治疗时间无关。

行动指南: 1. 受伤30日内要求单位申报工伤 2. 治疗终结后立即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3. 保留工资条、诊断证明、出勤记录

5个必知的计算公式(建议收藏)

公式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本人工资 × 对应月数(1级27个月,10级7个月)

公式2:停工留薪期工资 = 原工资福利 × 治疗恢复月数

公式3:后续医疗费 = 实际治疗费用 - 工伤保险已报销部分

公式4:伤残津贴(1-6级)= 本人工资 × 百分比(1级90%,6级60%)

公式5:离职时可再领: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 就业补助金(以当地标准为准)

举个栗子:月薪6000元的王师傅被鉴定为9级伤残,继续工作2年后辞职,在江苏可获: 补助金=6000×9=5.4万 医疗补助金=5万(江苏标准) 就业补助金=2.5万 合计:12.9万元

常见问题解答

1. 自愿加班受伤算工伤吗?

算!只要是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因工作原因受伤,即便没打卡或属于自愿加班,都可认定为工伤。但需提供加班审批记录、监控录像等证据。

2. 赔偿金包含奖金和加班费吗?

包含!本人工资=工伤前12个月平均月收入,含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加班费。公司只按底薪计算,可要求补差额。

3. 工伤后调岗降薪怎么办?

违法!除非双方协商一致,否则单位不得单方面调岗降薪。新岗位导致收入降低,可主张按原工资标准计算赔偿金。

4. 超过60岁还能获赔吗?

分情况!是退休返聘人员,一般不能认定工伤,但可主张人身损害赔偿。未退休的农民工,即使超过60岁仍受《工伤保险条例》保护。

5. 私了协议签了还能反悔吗?

可以!赔偿金额明显低于法定标准(10级伤残只赔2万),可在1年内申请撤销协议,重新主张权利。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