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无效情形:5类典型无效条款分析
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的重要文件,但并非所有条款都能被法律认可。《民法典》第464条明确规定,协议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的条款无效。有5类典型条款常被法院判定无效,直接影响协议效力。
一、限制再婚自由的霸王条款
张女士在协议中承诺离婚后五年内不再婚,否则放弃房产,结果再婚后被前夫告上法庭。法院直接判定该条款无效!《民法典》第1042条,任何人不得干涉婚姻自由。类似的禁止与特定对象再婚再婚需支付违约金等条款,本质上都是违法限制基本人权。
二、财产分割显失公平的不平等条约
王先生被迫签下净身出户协议,所有财产归女方所有。但法院审理发现其月薪仅5000元却要承担每月3000元抚养费,明显超出支付能力。《民法典》第151条,这类导致当事人生活困难、权利义务严重失衡的条款,可被撤销。
三、违法处分他人财产的越权操作
李女士把公婆名下的学区房写入离婚协议分配,结果房产根本无法过户。法律规定,协议只能处分夫妻共同财产。涉及第三人财产的条款自始无效,还面临侵权诉讼。特别要父母出资购房、借名买房等复杂情况。
四、剥夺抚养权/探视权的情感绑架
放弃孩子探视权就多分房产这类交易条款看似双赢,实则违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4条强调,父母与子女关系不因离婚消除。任何限制探视权、要求支付高额探视保证金等条款,都被认定无效。
五、违反公序良俗的奇葩约定
上海某案例中出现女方再婚需返还彩礼男方不得与某同事交往等条款,均被法院否决。公序良俗是法律底线,包括但不限于限制生育权、强制同居义务、涉及婚外情的赔偿条款等,都被认定无效。
常见问题解答
问:离婚协议可以约定孩子成年后由哪方抚养吗?
答:不可以!抚养权仅针对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的抚养约定属于无效条款。即便写入协议,子女满18岁后可直接主张无效。
问:约定了谁出轨就赔100万有效吗?
答:需分析。单纯的情感补偿被认定无效,但若能证明出轨方存在重婚、同居等重大过错,且赔偿金额合理,法院支持损害赔偿请求。
问:财产分割条款显失公平怎么办?
答:可在协议生效后1年内向法院申请撤销。保留收入证明、财产清单等证据,证明签订时存在被欺诈、胁迫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