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房屋共有人未签字有效吗

买卖合同房屋共有人未签字有效吗

《民法典》第301条,处分共有不动产必须经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也就是说,房屋是夫妻共有、家庭共有或多人共同继承的产权,一人未在买卖合同签字,原则上合同无效。但实际中存在例外情况:其他共有人事后追认、交易符合“善意取得”条件(买家不知情且支付合理价格),或合同已部分履行(如买家已支付房款并入住),法院判定合同有效或部分有效。

房屋共有人没签字,合同到底算不算数?

老王最近就吃了大亏!他和中介签了卖房合同,结果老婆死活不同意卖房。中介拿出合同说:“你都签字了,反悔要赔违约金!”老王急得直拍大腿:“这房子是我们夫妻共有的啊!”

这种情况太常见了!法律规定像夫妻房、兄弟合买房这类共有房产,必须所有产权人一起签字才能卖。但经常出现三种特殊情况:

第一种:玩“假签字”套路——中介教唆卖家冒充配偶签字,结果过户时被房管局发现,买家钱房两空还要打官司。

第二种:“先斩后奏”型——儿子偷偷卖掉父母名下的房子,事后其他继承人集体起诉,法院直接判合同无效。

第三种:真不知情的买家——有个真实案例,买家付了200万首付,后来发现房主伪造了妻子签字。法院最终判合同无效,但要求卖家退还房款并赔偿利息损失。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你是买家,记住这三招:

1. 必须亲眼看着所有房主签字——别信什么“我老婆出差了回头补签”,宁可多跑几趟;
2. 查清房产证“共有情况”栏——哪怕房主说“就我一个人名字”,只要房产证写着“共同共有”,必须所有人到场;
3. 立即起诉别拖沓——发现有问题要在1年内起诉撤销合同,超过时间要不回房子。

你是卖家,这两个坑:
- 就算其他共有人口头同意,没签字照样反悔
- 擅自卖房被起诉赔偿,甚至构成刑事犯罪(伪造文书)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共有人后来补签字有效吗?

有效!法律上叫做“追认”,但必须在买家起诉前完成补签。有个案例是丈夫卖房后,妻子在开庭当天当庭签字,法院最终认定合同有效。

问题2:买家怎么预防风险?

教你三招必杀技:
1. 签约前让中介出具《产权人核查报告》
2. 要求所有共有人持身份证原件录像签字
3. 合同里写明“若因共有人纠纷导致交易失败,卖家双倍返还定金”

问题3:法院会怎么判这类纠纷?

最新统计数据,约65%的案件判合同无效,但有30%会判决卖家赔偿买家损失。北京有个案例,卖家隐瞒妻子不同意卖房的事实,最终被判赔偿买家房价上涨差额86万元。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