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承揽和劳务外包哪个好
劳务承揽和劳务外包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看企业需求。劳务承揽属于《民法典》中的承揽合同关系,核心是交付工作成果,发包方只需对结果负责;而劳务外包更接近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方需对人员和过程管理承担责任。若企业想规避用工风险,外包更稳妥;若追求灵活性和成本控制,承揽更合适。法律上,二者在责任归属、税务处理、用工风险上差异显著,选哪种需对症下药。
一、用工模式大PK:你是要结果还是管过程?
劳务承揽就像点外卖——企业只管吃到饭(成果),不用管厨师怎么炒菜(过程)。找装修队承包办公室翻新,完工验收付款即可,人员管理、社保纠纷全由承包方兜底。而劳务外包更像雇了个管家——企业把某个业务模块(如客服、保洁)打包交给外包公司,外包公司派人驻场,管理、发工资、缴社保全包圆。简单说:承揽是买结果,外包是买服务+管人。
二、法律风险:谁踩雷的概率更高?
劳务承揽容易在假承揽,真用工上翻车!企业实际指挥承揽方员工、考勤打卡,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面临补缴社保、工伤赔偿等风险。外包的风险则在外包公司的合规性——外包方没给员工缴社保,员工闹起来,企业连带担责。所以签合务必明确人员管理权归属,并留好防火墙条款。
三、税务成本:哪个更省钱包?
劳务承揽一般按加工劳务开票,税率9%(建筑类)或6%(服务类),且发包方不用承担人员附加成本。外包则按人力资源服务6%开票,但外包公司会收取管理费(约10%-20%人工成本)。不过!别为了省钱强行承揽化——把长期固定岗位包装成承揽项目,税务稽查认定虚开发票,罚款比省的钱多几倍!
四、适用场景:选对的,不选贵的
适合劳务承揽的情况:短期项目(如展会搭建)、技术型任务(如软件开发)、结果易量化的业务(如销售推广)。适合劳务外包的情况:长期重复性工作(如电话客服)、需要人员驻场的岗位(如保安保洁)、想快速扩充团队但不想增加编制。
五、灵魂拷问:5个高频问题一次说透
问题1:劳务承揽和外包,哪个更容易被认定劳动关系?
答:劳务承揽风险更高!企业干预承揽方员工的工作方式、考勤或奖惩,极被认定为实际用工。外包只要合同写清管理权归外包公司,企业只对接业务标准,风险相对可控。
问题2:外包员工发生工伤,企业要赔钱吗?
答:原则上由外包公司承担。但若企业存在过错(如提供危险设备未培训),要承担连带责任。所以合同里务必约定外包方必须购买工伤保险,并定期检查其合规性。
问题3:劳务承揽能用来替代正式岗位吗?
答:风险很大!用承揽合同招程序员长期坐班写代码,被认定为隐蔽雇佣。核心岗位建议用外包或直接雇佣,承揽更适合临时性、项目制需求。
问题4:外包和承揽,发票内容有啥区别?
答:劳务承揽开*加工劳务*或*技术服务*类发票,备注栏可写项目名称;劳务外包开*人力资源服务*发票,需注明外包服务费。错开会引发税务预警!
问题5:小微企业选承揽还是外包更划算?
答:短期项目选承揽(成本低、流程简单);长期用人选外包(风险转移更彻底)。小公司临时需要10人做3个月地推,承揽划算;若常年需要5名客服,外包更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