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清算VS解散清算:流程差异+责任划分表(附后果对比)

破产清算VS解散清算:流程差异+责任划分表(附后果对比)

当企业走到生命周期的终点,破产清算解散清算是两种最常见的退出机制。但90%的老板分不清它们的区别!

一、流程差异对比表

破产清算流程:
1. 向法院提交破产申请(债权人/债务人都可以)
2. 法院受理并指定破产管理人
3. 全面核查资产债务
4. 召开债权人会议
5. 制定财产分配方案
6. 法院裁定终结程序

解散清算流程:
1. 股东会决议解散
2. 成立清算组(自行组织)
3. 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
4. 清理财产编制报表
5. 清偿债务分配剩余财产
6. 工商注销登记

二、责任划分对照表

项目破产清算解散清算
启动主体法院强制介入企业自主决定
清算组构成法院指定管理人股东或董事组成
财产处置权管理人全权处理清算组需股东授权
债务清偿顺序严格按法定顺序可协商部分债务
高管责任追溯可能追责到个人一般不追究个人

三、后果对比清单

破产清算后果:
- 企业法人资格彻底消灭
- 未清偿债务自动豁免
- 高管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董监高
- 会被列入失信名单影响征信

解散清算后果:
- 可保留部分知识产权等资产
- 股东可按出资比例分配剩余财产
- 不影响高管后续职业发展
- 注销后企业档案仍需保存10年

四、老板必知的5个生死抉择

当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时,选错清算方式可能赔光家底!曾经有家餐饮公司资不抵债,老板以为解散清算就能脱身,结果被债权人起诉个人财产被执行...

破产清算VS解散清算:流程差异+责任划分表(附后果对比)

1:当账面资产>负债时,解散清算能保住股东最后一块蛋糕;当资不抵债时硬撑可能构成虚假清算罪!

2:破产清算需要提前6个月准备材料,包括完整的财务凭证、合同台账、员工名册等,缺一项都可能被驳回申请。

3:税务清算才是真正的"鬼门关",很多企业倒在注销前的税务稽查,特别是增值税留抵退税和个税代扣代缴环节。

五、FAQ常见问题解答

1. 破产清算后股东需要承担债务吗?

原则上不需要,但如果有抽逃出资、虚假出资等情况,债权人可以要求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2. 解散清算期间发现资不抵债怎么办?

必须立即转为破产清算,否则继续操作可能被认定为恶意逃避债务,面临刑事风险。

3. 哪种清算方式更快完成?

解散清算通常3-6个月完成,破产清算因涉及司法程序往往需要1年以上,复杂案件甚至拖到3年。

4. 清算期间还能继续经营吗?

绝对禁止!自清算组成立之日起,企业只能开展与清算相关的活动,签订新合同可能被认定无效。

阅读此文章的还浏览了

起诉
7日内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缴纳诉讼费
法院受理并立案
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三天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宣布开庭 > 法庭调查 > 举证质证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调解协议
达成调解协议,双方签收后生效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裁决或裁判
不同意
判决15日内,裁定10内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同意
当事人履行协议或申请执行
结案
公诉
7日内审查
一审庭审
正常审理(2-3个月)
一审宣判
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提前3天进行公告
有罪/无罪/不负刑事责任
不服判决,上诉(被告10日内)
向原审或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书
二审法院决定审理
全面审理,上诉不加刑
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原告10日内)
一审法院回级监察员复查决定
确有错误,抗诉
向原法院提交抗诉书
不抗诉
法院立案
5日内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15日内
举证答辩
被诉主提出答辩状,提供证据和行为依据
开庭审理
调解协议法院作出判决、裁定
上诉
收到上诉状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启动二审程序
不上诉
判决、裁定生效
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