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劳动合同、购销协议、加盟合同等常见文本,指导签约风险审查、违约证据收集、合同解除流程,助您构建合规契约,降低交易法律风险。
民事诉讼管辖法院的确定

民事诉讼管辖法院的确定

当你准备打官司时,要搞明白该去哪家法院起诉。《民事诉讼法》第21-36条规定,管辖法院的确定主要遵循三个原则:原告就被告的一般地域管辖、特殊类型案件的特殊地域管辖、以及专属管辖的强制规定。就是先看被告住在哪里,再考虑案件性质,核对有没有必须由特定法院审理的情形。

法院管辖权的那些门道

去年有个朋友开网店被客户拖欠货款,他直接在自己家附近的法院起诉,结果被告知没有管辖权。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其实普通民事纠纷的管辖就像快递路线:被告住所地是默认收货地址,合同履行地是到付地址,侵权行为地是意外收货点。网购纠纷,你既可以在卖家所在地法院起诉,也可以在网购平台服务器所在地,甚至在自己收到问题商品的城市打官司。

中介答应给的返费不给有啥方法

中介答应给的返费不给有啥方法

遇到中介承诺返费却耍赖的情况,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报警有用吗能不能告他。从法律角度看,返费本质上属于合同约定的劳务报酬或居间服务费。《民法典》第919条,中介作为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按约定支付报酬。哪怕只是口头承诺,只要有微信记录、录音等证据,就能主张权利!

一、被中介坑返费的真实经历

去年我朋友小王租房时,中介拍胸脯说签完合同返你1500,结果交完押金就玩失踪。他跑去店里理论,对方居然说:返费是员工个人行为,公司不负责。气得小王直接去住建局举报,靠着微信聊天截图要回了钱。这种事太多了!有些中介专门用返费当诱饵,等人签完合同就翻脸。

朋友是否可以委托律师会见当事人

朋友是否可以委托律师会见当事人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但法律明确规定,只有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才具有直接委托律师的资格。也就是说,普通朋友在法律上并没有直接委托律师会见当事人的权利,这就像你不能替邻居家孩子办理入学手续一样,法律关系的亲疏远近在这里有明确界定。

不过现实情况比法条更复杂。当事人被拘留后手机被扣押,家属远在千里之外,这时候朋友是第一时间知情的人。虽然不能直接委托,但可以通过联系家属、协助签署授权书等方式间接发挥作用。就像你不能替朋友开锁,但可以帮忙联系开锁师傅一样。

起诉欠钱人非得去他所在地法院吗

起诉欠钱人非得去他所在地法院吗

当遇到欠钱不还的情况,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必须到对方老家的法院起诉,甚至放弃维权。其实《民事诉讼法》第23条,民间借贷纠纷原则上由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但!法律还规定了特殊情况:你们签订过借款合同且明确约定了管辖法院,或者存在其他法定情形,原告所在地法院同样可以受理!下面我们就用大白话聊聊这个事儿。

起诉地点原来有这么多选择

老张去年借给朋友10万块,对方现在玩失踪。他住在北京朝阳区,借款人户籍在河北保定,但实际在上海浦东住了3年。这种情况该去哪起诉?按照法律规定,老张有三个选择:

合同纠纷被告可以要求原告赔偿吗

合同纠纷被告可以要求原告赔偿吗

《民法典》第592条和《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在合同纠纷案件中,被告完全有权通过反诉或抗辩方式要求原告承担赔偿责任。只要被告能证明原告存在违约行为、恶意诉讼或滥用权利等情形,并给自己造成实际损失,法院就会支持被告的赔偿请求。法律不仅保护守约方,同样赋予违约方维护自身权益的权利——关键在于谁有过错,谁担责任。

被告要求赔偿的四种实战场景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建材供货案特别典型:甲方拖欠货款被起诉后,我们发现甲方仓库里积压着大量未使用的定制瓷砖——这正是原告承诺包销却未履行的证据。最终法院不仅驳回原告诉求,还判令其赔偿仓储损失18万元。现实中类似情况很多,:

装修逾期违约赔偿标准

装修逾期违约赔偿标准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和《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装修公司未按合同约定期限完工时,业主有权要求赔偿损失。赔偿标准按日计算违约金,一般约定为合同总价的0.1%-0.3%。10万元的装修合同,每天违约金在100-300元之间。但要实际损失超过约定金额,业主可以要求增加赔偿。

装修公司拖延工期怎么办?

最近朋友小王刚经历装修延期3个月,装修队天天说明天就好,结果瓷砖还没贴完。这种情况要看合同条款,像小王合同里写着每天0.2%违约金,20万的工程每天能拿400元赔偿。但装修公司常会找各种借口:材料没到货、工人回老家、天气不好...这时候记得要保留微信聊天记录、施工日志,必要时发催告函,这些都能作为索赔证据。

合同撤销的法律规定

合同撤销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147-151条,合同撤销是指当合同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情形时,当事人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使合同效力溯及既往消灭的法律行为。与合同解除最大的区别在于:撤销针对的是合同成立时的根本缺陷,而解除处理的是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问题。举个栗子,你被忽悠着签了卖房合同,这就属于可撤销情形;但是房东突然不交房,那就是解除合同的问题。

这些情况你签的合同不算数

去年有个真实案例,张女士花30万买了套学区房,结果发现学区政策半年前就调整了。法院最终判决撤销合同,因为卖方刻意隐瞒重大事实。这提醒我们以下几种高危情况:

签了空白借据怎么办

签了空白借据怎么办

签了空白借据可不是小事!《民法典》第143条规定,借款合同必须明确金额、利息、还款时间等核心条款。你在空白纸上签字,等于把填数字权交给了别人,对方随意填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债务。更可怕的是,《刑法》第266条明确将虚构债务骗取财物定义为诈骗罪,现实中已经有人背上百万债务。

一、血泪教训!空白借据坑了多少老实人

去年杭州就发生过真实案例:张三帮朋友李四担保,在空白纸上签了名字。半年后突然收到法院传票,原来李四在借据上填写了80万借款,还伪造了指纹和签字日期。虽然通过司法鉴定翻了案,但张三光是律师费就花了5万多。

撤销权之诉的十三种情形

撤销权之诉的十三种情形

《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撤销权之诉的十三种情形主要分为两大类:合同撤销权(6种)和债权人撤销权(7种)。合同撤销权依据《民法典》第147-151条,涵盖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形;债权人撤销权则依据《民法典》第538-542条,针对债务人恶意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如无偿转让财产、恶意低价交易等。这十三种情形构成了民事活动中保护当事人权益的重要法律武器。

这些撤销权到底怎么用?看完故事就懂了